您的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 校内公告栏

棠外行政、党员三月主题学习系列选编 材料(总第61期)

发布部门:党委编辑录入:付全中时间:2019年3月7日浏览数:

  全体行政、各支部(党小组)、全体党员同志: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见总第59期)。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教育改革以及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也是四川省师德师风建设年。学校将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师德的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现选编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材料两篇(见附件),请各支部(党小组)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讨论,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落实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推棠外发展的实际行动。

  中共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委员会

  二0一九年三月七日

  附件:

  一、《中国教师报:教育名家谈“师德的最高境界”》(摘录)

  师德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爱!那么师爱的本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是勤业爱生!那么勤业爱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什么样子?大概每位教师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

  谭长清:做个心中有“道”的教师

  一个偏僻乡村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到一位特级教师来讲一节课。特级教师来

  了,谁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女。特级教师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准备

  上课。

  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台面上有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

  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讲台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

  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讲台上的粉笔灰。

  片刻的鸦雀无声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

  最高分。讲课的途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过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

  法。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

  笑。”

  ……

  课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从这位特级教师身上,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面对着讲台上凌乱的

  摆设,视而不见,只要能腾出放讲义的地方就行了,至于清洁讲台,那是值日生的事情;有时担心厚厚的粉笔灰弄脏讲义,就用书尽力拍,吸一口气用嘴猛吹,顿时,坐在前排的学生就遭了殃,偶尔有几个学生往回吹,我还对他们吹胡子瞪眼的,认为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敬,从没想到过要换个方位;平时,对待那些做错题,或者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岂能让他们只是笑一笑而已?往往是恨不得痛骂一番才解心头之恨!

  由此,我也想到钱学森冲破国外的重重阻力,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被称为“水交杂稻之父”的袁隆平,依然与当地农民一样,天天出没在田埂上;拥有亿万身价的姚明,从国外回来的接风宴,竟然是去单位食堂……这些名人之所以令人钦佩,首先,就是他们心中有“道”——追求自身人格的完美、道德情怀的高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不传,惑也难解。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关怀。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吧。

  李友焱:做养马的“伯乐”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人们大多知道“伯乐相马”,却不知道伯乐的本职工作是“养马”。

  世人把对伯乐的关注全放在他养的是否是千里马,他能否发现千里马上;对马的优劣评判标准也只有能否日行千里这一个标准上。这一现象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相似了,社会要求教师是“伯乐”,培养出来的都是“千里马”(即学习尖子);而很多教师也以培养“千里马”(学习尖子)为唯一目标。尽管千里马极少,却仍然按照千里马的标准去养马,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马“屈死于‘伯乐’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同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不善拉、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于学生来说,有的善于学习,有的善于创造,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劳动,有的善于体艺,当初那些在学校的所谓“问题生”毕业后却成就一番事业,被邀请回母校做报告的事也不少见。所以教师不能扼杀和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把学生都按照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分类,什么样的马我们都要养,并且要根据不同的马的需要,用不同的饲料和方法喂养,让所有的马将来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它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高的标准就是当好“养马”的伯乐——不管什么样的马都养并能因材施教的伯乐!

  当好一名“养马”的伯乐确实不容易。首先,教师要真正摒弃唯成绩至上的评判标准,摆脱学校、社会、家长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以学生成绩衡量学校好坏、教师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摆脱“虚名实利”的诱惑。其次,“养好马”也要“善相马”,知道每匹马的脾气、个性、爱好和特长,用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喂养,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好学生”的“陪读”者。在这里“相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养马”,而不仅仅是挑出“千里马”。再次,“养马”重在“养”,即培养。看到学生有某方面的潜力,引导其向这个方向茁壮成长。

  如果不以速度的标准定义千里马——只要在不同领域能做出成绩,我们就把它称为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无处不在。

  这样一名“养马”的伯乐才具有师德的最高境界!

  赵桂海:最朴素的,也是最高尚的

  师德的最高境界不在那些上纲上线的条条框框里,也不在那些歌功颂德的豪言壮语中。它就存在于我们对待职业的朴素态度上,闪耀在我们平日里朴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有人常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的职业并没有“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悲壮,也没有如太阳般耀眼的光辉。无论人们给教师戴上多么大的光环,它也就是一种职业,是当今社会千行百业中的一种。

  既然从事了这一职业,那么这个职业就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基础,我们要靠这一职业养家糊口,要在这一职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更要在这一职业中寻找并体验生活的乐趣。也就是说,选择了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与之相依相存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远离了喧嚣和热闹,促使我们在淡泊名利中积极进取,在清苦宁静中乐观向上。于是教师便有了自己特有的精神面貌,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境界——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于是,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便都带上了教育的符号。走在校园里,不经意地捡起一块垃圾;看到学生进步了,给予一个会心的微笑;说到不正之风的厉色声讨,见到正义之举的由衷赞叹……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构成了教师的生活状态,也构建了一幕幕的教育场景——这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生活,怎样去创造幸福生活,而教师恰恰就生活在学生中间,学生就生活在教师的周围。生活是朴素的,朴素的生活境界亦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胡修富:我的马老师

  上小学时,全班同学都希望成为马老师的学生。她是我们这所农村小学里唯一的公办教师,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个以体罚为主要惩罚手段的农村小学校园里,她以理服人,从不打骂学生。可是,好运总是降临不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上一、二年级时,她教三年级。当我们高高兴兴地成为三年级学生坐在教室里等待她来上课时,她却走进了二年级教室。好像故意与我们捉迷藏似的,不能作她的学生,但我却领略过她的“厉害”。

  因与小伙伴一起偷梨,我被她叫到办公室里。她讲道理举例子,三言两语使我惭愧不已。以后我更加佩服她了。

  于是,我时常想,如果我将来能当教师,一定要和她一样。

  初中时,不知怎么没有了小学时的顽皮,性格变得内向了:见生人话很少,很少与女同学交往,更不用说与教师们主动交流了。一次与同学们一起到班主任鄂老师的办公室,马老师正好也在。要离开办公室时,我被马老师叫住了。她只说了一句话:“你这样可能不适应社会,以后要慢慢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胆子要大些,多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我点了点头,就走了。

  她是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唯一除了关心我学习还关心我性格形成的教师。当我走出办公室时,我的心里一直充满着感谢。从那时候起我就想,如果我是教师,我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人格……

  近日,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殷雪梅》之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师德高尚的教师应该是这样:他平凡而伟大,他爱学生爱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会付出一切,时间、金钱、甚至是生命……

  徐延芹:自觉抵御诱惑

  讨论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说:用真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宽容之心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因材施教之法去教育、感召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也会这样认为,因为这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但时至今日,我认为在具备师德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经受住了种种诱惑的考验,才能谈得上达到了师德的最高境界!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绝大多数孩子又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家长从知道孩子在哪个班上学开始,就不断地、“骚扰”老师,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为自己的孩子选个好座位,即使他的孩子又高又大,他也想让孩子坐在中间,上课挡着别人好像与他无关;设宴请客,想让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但谈话之间却流露出孩子从小没被打骂过,至于这个度,你老师自己去把握;变着法对老师进行“物质奖励”,甚至直接送现金,只为让孩子当个一官半职,至于他的孩子是不是具备这个素质,你老师看着办吧!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真不知现在的家长都怎么了!

  不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生家长送上的红包……面对种种诱惑,秉公办事,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老师,我认为就足以达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了,你们认为呢?

  郭加强:做一名追求真理的教师

  正直无私,敢于捍卫真理伸张正义,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爱心固然是师德高尚的表现,但是,没有原则没有正义的爱,没有正直作为脊梁的爱,恐怕是经不起考验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时侵入圣洁的校园,我们的学生随时都可能遭到身心伤害。所以,爱学生,就要时刻准备保护他们,维护他们的权益,这需要教师具有正直无私的爱心。不跪着教书不跪着做人,这这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当然,一个执着追求真理愿意为正义献身的人,必须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做一名智慧型教师。这样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化解各种障碍。因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智慧型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索真理捍卫正义的方法,鼓励年轻人追求真理实现社会公正的勇气。

  做一名追求真理的智慧型教师,应是教师毕生追求的师德境界。

  于建宏:谨言慎行

  央视名嘴崔永元在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时说,他本来数学成绩非常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就因为他的数学老师一句“你丢尽了全班同学的脸”而从此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研究所佟乐泉所长在回忆他小时候读书的事时,也有这么一回:为了上学方便,他转至某小学读书,做课堂作业时,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极其小心,结果反而涂改了几处。老师课堂巡视至他的身后,他本以为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道从老师鼻孔里哼出了这样一句话:“又是一个丙等生!”他失去了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书的勇气,宁可多跑路,央求母亲给他转回了原来的学校。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读中学时物理特棒,因为眼睛近视,上课看不见板书,他先是用纸圈成圆筒状做眼镜,被制止后他又用双手圈成筒状,老师误以为他是故意调皮而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使贾志敏从此与物理学科无缘。

  ……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不说尖酸刻薄的话语、去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这些只要去做都不难,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做不到呢?

  能做到这两点的教师,大概也是师德达到最高境界了吧!

  

  二、《要当好经师更要成为人师》

  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不仅要当好经师,更要成为人师。

  师德失范问题只是个别问题

  有偿补课、体罚、学术不端……每一次教师失德事件的曝光,都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师德师风问题只是个别问题,不能反映教师群体的整体状况。一些教师失德的负面案例经过互联网的放大发酵,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误导。”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认为,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教师整体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看来,失德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少数教师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忘记了教书育人的初心。“教师做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身上肩负着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这样一份大视野、大格局,始终对教育事业怀有敬畏之心。”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让师德师风建设面临新的课题。比如,海量信息和技术给教师的成长拓展了眼界和知识,但又为高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增加了难度。”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坦言,高校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手段和策略。

  倪闽景认为,如今,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更为迫切,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师风不仅是教育态度,也是教育能力。传统意义上严厉刻板的说教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教师应该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儿童心理成长规律的研究,善于倾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更加公正、平等地对待教育教学活动。”倪闽景说。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设计。

  去年,教育部一连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多份文件,再次瞄准各级各类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为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不可触碰的红线。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比如,北京大学先后出台《教师行为规范》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及其调查处理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制度规范,列举了教师禁行行为和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的情形。

  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张政文认为,目前的师德师风制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

  “学校应该在落实上下功夫,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表示,要把师德师风“第一关”贯穿到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以及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推进常态化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说起来很重要,但是当出现了师德问题,一些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惩处力度却不够大。”施卫东的建议是,不断扩宽师德师风监督途径,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强化督查问责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及时获取掌握师德师风信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为师德划红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改革功利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看来,目前对人才的评价往往窄化为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不注重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考察,导致部分教师产生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刚性的约束是必要的,但师德建设不是简单制定若干行为准则,关键是要激发广大教师的内生动力,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朱晓进近年来一直呼吁在国家层面制定教师宣誓制度,让教师在庄严的仪式中,进一步坚定职业信念和操守,增强职业认同感。

  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榜样的示范引领。在上海,教书育人楷模于漪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数十位青年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的故事,已成为一段美谈。

  “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思想引领和专业引领,能够为他们整个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倪闽景介绍,上海市已经出台了见习教师培训制度,新教师上岗前必须参加一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聘任学校进行,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刘仲奎同样重视对新入职教师的“传帮带”。他认为,通过宣传教师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的教书育人事迹,能够充分激发新入职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同时,要帮助新入职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职业观、事业观。

  “我们要提升教师的精神风貌,让每位教师有梦想、有追求,同时也要给教师提供更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通过实实在在的可衡量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得到’,培育起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朱晓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