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


摘要:现代社会挑战将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人的精神定位和自我引导以及学会合作与竞争等方面,深刻改变当今的教育状况。教育必须反思它所依存的文化条件,重新用清晰的未来人才能力特征与性格倾向的概念指导教育实践,使教育的前瞻性得以实现。提供广泛经验和实践,促进学生自律个性品质的养成,广泛建立提高和保证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有效机制,将是当今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社会挑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微软公司、Intel公司取得世界性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预示着人类需要用一个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重人的力量。面对这种变化,中国的教育不能不需要新的视角、新的品质。中国、中国人、中国教育,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新的人力评价体系的挑战,中国人需要获得新的能力和性格品质。

知识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中国人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同人适应未来社会,进而同教育直接关联的,首先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超速积累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正发生迅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人们超越通常的知识序列,直接面对现代生活的要求,要求人们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手段,独立、灵活、创造性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最经济的途径和方式适应社会。

很显然,在知识积累速度和知识获取方式急骤变化的条件下,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现代学校教学的更为重要的目标,是通过传授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获得获取新知识的知识基点,熟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养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进取性格倾向。“授人以渔”,已成为学校真正发挥其应有社会职能的基本原则。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的迅速变化面前只能缩手无策,那教育无论如何是失败的。

第二,世界将继续一体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实施又会使中国社会发生迅速分化,社会的这种一体化和分化,需要人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定位和社会定位的能力,即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恰当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某些传统的社会等次序列被打破的同时,形成合理的社会定位概念,有效地建立起促进个人发展的精神背景和自我引导机制。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世界范围内交通的日益便利,通讯的日益便捷、廉价,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普及,VCD机及廉价光盘的流行,互联网络与新闻媒体的广泛覆盖,使得人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间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分。“地球村”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事实。世界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的一体化,已经超过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体化。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群、城乡和地区间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与世界的一体化一起,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使得生存环境更加复杂、更富于压力和挑战性。在这个急骤的变化过程中,个人的、教育的和文化的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这样,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社会定位和精神定位系统,教育在个人形成这一系统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第三,旧有的社会引导体系在许多领域内会失去它的作用,高度竞争和高度合作同时成为人们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对立的人际关系处境。面对这种处境,每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引导,学会建设性地合作和进行规范的竞争,并在合作与竞争的同时获得最好的个人生长环境。

工业化在中国大地上广泛延伸,迫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告别田园时代的生存方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广大中国人的观念。自给自足和家族依赖的封闭生存方式,已经从根本上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社会许多领域的不必要的强制性制约正在被放弃,许多生活领域的旧有体制将被打破,个人将有更大的社会选择自由。对于习惯于以被引导、被“安排”和被“分配”的方式生存的许多人来说,这种积极变化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意味着在许多生活领域内,人们原来依赖的社会维系体系,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引导自己,在各种可能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机会,学会面对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矛盾人际关系处境,并同别人建立起富有建设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不难看出,未来走上社会的中国儿童,必须养成新的能力和性格品质。这些品质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心理准备,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社会化任务,对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在作为非系统化教育环境存在的家庭,还是作为系统化教育环境存在的幼儿园和学校,对于当今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究竟需要养成哪些能力和性格品质,以及如何使儿童养成这些品质,都远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与其他领域所遇到的挑战相比,教育的挑战实际上更为严峻。

二、教育文化环境的现状与反思

建国以后,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即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至今在实质上没有改变过,事实上也不需要改变。但是,对于究竟通过怎样的操作性过程,才能使这一美好的愿望(教育目标)变成现实,人们却一方面缺乏应有的明确概念,一方面又较少实质地考虑怎样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用适合于不同时代的操作手段,达到不同时代都需要达到的同样目标。

改革开放已历经20年,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社会对人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社会的教育观念、学校面貌、教师队伍状况、教学方法、教材,却远没有发生应有的对应性的改变。落后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和领导时代潮流的合格人才,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教育必须改革,而且是迫切需要改革。

社会发展超前和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已经在中国广泛的地区内存在。社会一方面大批人员下岗,另一方面又高度缺乏高素质的开拓型人才;一方面大批人员待岗,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主要为简单劳动的就业空间,被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大批人口所挖掘和补充。这种人员的过剩与短缺,就业可能性的空置与补充,不仅是社会发展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矛盾,而且也是教育发展滞后和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矛盾。人员的下岗和待岗,高素质开拓型人才缺乏,一方面是有关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是性格倾向和特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它不仅与人口素质紧密关联,而且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从现阶段中国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实践看,中国儿童的成长环境仍然高度受中国某些传统文化倾向所制约,在整体上,教育的实际环境有许多侧面同大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中国文化有5000年的深厚积淀,极大地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将更显示出独特的价值。但是,评价一种文化不只需要考虑时间或历史的尺度,更需要用进步的概念来衡量一种文化的品质和力量。如果一种文化在历史上促进一个种群的发展,并使其生存能力超越其他种群,而且在现时代也正发挥着同样的作用,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积极向上的。与此相比,如果一种文化对一个种群产生的作用力正好相反,那么就意味着这种文化需要补充新的品质和新的力量。

对教育而言,作为背景存在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显然的负面效应。在现时代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分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都高度需要人们有自立、自强的精神,用积极、进取、创造的方式对待多变的世界,懂得按付出期待收获,在自我生命与自身目标、自我与他人、家庭及国家关系等诸方面建立起自觉信仰,并在个人获得力量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生活目标和行为调整方面真正建立起自律机制,最终使自己在实现个人理性目标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由。

但是,社会的现实是,人们的太多行为仍然受某些文化传统的惯性引导。在儿童的实际的成长环境中,充斥急功近利的选择倾向、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他律的道德状况、官本位的权威主义待人态度、规范由于自我的相对性而缺乏应有的制约性、由于简单利益的驱使而广泛忽视标准或给标准打折扣,等等。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一个儿童能够摆脱这种与时代能力和性格品质养成相违背的成长背景。

在道德教育方面,从雷锋精神的宣传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再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都没有能够抵消某些文化传统对人们生命目标的消极影响。仔细研究人们对传统的“福”的概念会发现,至福的最好诠释,竟然是“不用付出就能获得”。人们对“好工作”、“好职位”、“肥缺”概念的普遍一致,正好印证了这种心态的广泛存在。皇帝是“不用付出就能获得”的最高代表。可能正因为如此,“皇帝戏”、皇帝故事总是代代相传,而且广泛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对于接触文化特征强烈的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的外来文化精神最终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人类文化融合的历史不难发现,一种文化接受外来的非己文化时,首先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受到影响,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文化磨合,才有可能真正与原有的文化精神相互渗透,并最终植根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

外来文化冲击和社会的迅速分化,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和时尚、享乐主义、强调自我等西方文化表面的东西,在普通民众与青少年人群中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作为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深层底蕴的自立、自强、进取、超越、尊重、自尊、理性、秩序、责任、规范、平等、博爱、科学、民主、自律、自由,以及西方文化中为信仰、真理、国家、自由、公正、人道而战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自动随西方物质和以各种出版物及软件为媒体的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更没有进入人们的深层价值思想体系。“洋为中用”,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倾向。人们日常生活的“西化”或“洋化”,与人们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依然受传统文化惯性引导形成了鲜明对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进行教育,不能不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学校三年,不敌社会三日”,“ 5+2=0”( 5天上学的教育加 2天周末的社会影响)的普遍感叹,都证明了这种困难的存在。

很明显,某些潜藏在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作为当代教育背景不可摆脱的一部分,高度不利于儿童形成时代所需要的主动迎接时代挑战的积极特征。这样,当代中国教育思想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就不能只限于努力培养儿童良好能力和性格特证,而必须反思它所存在的文化条件,肩负起文化改造的责任,并将建立新文化的意识和努力贯穿于例行教育实践,才可能真正建设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作用。

三、教育的前瞻性与未来人才能力特征与性格倾向

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走上社会的青少年与儿童,这种属性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如果对未来社会发展前途和需要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对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特征与性格倾向缺乏应有的认识,那么教育就只能是盲目的、低效益的,在这种教育机制中也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参与的世界事务更多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各个方面与世界的一体化将越来越充分。中国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存在于世界主流趋势之外,而是不可避免地成了整个世界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虽然,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诸多的社会发展尺度上属于后发展者,但先发展的发达国家从来不会因为这一点而给予中国人任何先决性的惠待。作为后发展者,中国却必须在同一个力量尺度上,与先发展的西方各国进行比较、竞争,并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中国人生存的基本环境。不从这一事实出发,任何教育努力,任何道德教育思路与方法,都不可能真正具有积极意义。教育领域关于人的素质的概念和衡量人的素质的评价系统,也同样需要从这一事实出发。

很显然,如果未来人才的能力与性格结构与特点的概念不明确,中国的教育就没有方向,教育努力就会是盲目的。可以肯定地说,在未来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与性格结构与特点中,许多还没有在现今的教育实践中受到重视。这样,探讨未来人才的能力和性格模型,就成了教育领域中一个新的、十分迫切的研究任务。

在未来社会中很好地生存究竟需要怎样的能力与性格结构与特点,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并在未来得到检验的深刻问题。但是,认真研究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教育的不足与问题,从跨文化的立场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倾向,及其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的不同推动机制,分析国内外人才在个人目标体系和能力与性格结构及特点方面的差异,仍然可以初步建立一个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本文作者在提出未来定向的素质教育思路时,正好进行了这项工作。

在建立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时,首先必须明确能力与性格的关系。情商说法的出现,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性格力量的关注。在影响人的成功的诸多因素中,究竟是智力的作用大,还是性格的作用大,似乎人们的观点已普遍向强调性格作用的方向倾斜。主张情商作用巨大的人士强调,人的成功有80%是由情商决定的。“性格即命运”也成了人们喜欢的名言。事实上,与过去的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生活风格相比,当今生活是以开放、变化迅速为基本特征的。在这种条件下生活的人,力量的获得和成功的实现,常常不简单取决于他的智力高低,而是取决于他能否很好地赢得别人的支持并不断实现延伸自己的最大可能性。这样,对于智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人而言,性格的力量的确成了造成人的力量和成就最终分化的更重要的原因。智力作为一种必要的背景,是优秀性格特点发展的基础。但某种性格特点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对人的力量和成就产生长期的、性质一致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性格也成了一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在分析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模型的具体特点时,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通常同时涉及性格和智力两种因素,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因此,作者认为,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的基本模型,应当是智力(与脑信息处理机能相关的能力)和性格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协同发展,并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未来人才的性格和能力倾向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根据前面提到的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着重强调了在未来社会适应中显然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教育又较为忽略的特点和因素。以下是这一模型强调的14个特征:

1.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形成与生命、信仰、尊严、文明、发展、创造、社会接受等有关的积极价值观并建立合理价值关系);

2.广泛的社会经验和完整的生活概念(高度社会适应性的基础);

3.高度敏感性(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可能性的敏感);

4.自我定向能力(独立性、自我引导与自我负责);

5.主动适应能力(迎接挑战与逃避挑战);

6.对不明确情境的耐受性(冒险性和自我拓展倾向);

7.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压力激发针对目标的反作用力而非我向或他向的破坏力);

8.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社会定位概念、自我形象概念、责任意识及交往能力);

9.创造力(创造独特和新颖事物的能力);

10.持续发展倾向(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的要求);

11.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感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2.高文化(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正成为人们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部分);

13.善于竞争与合作(工作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4.专业知识和技能 。

随着有关研究的深入,这一未来人才能力与性格结构与特征模型可能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在总的倾向上,未来教育需要朝这一方向运动应当是无疑的。

四、未来教育变革的导向和途径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因袭传统为主的教育实践首先需要现代化理性教育观念的引导。作者认为,未来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最为迫切的事情,是尽快使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教育观念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使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向家庭和广泛社会延伸。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了解,儿童必须学会在未来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独立生存,他们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和性格背景,才可能在未来走上社会时真正具有力量和获得成功。随着社会逐步向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种能力和性格背景对个人力量的获得和成功的实现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将不可能为任何其他途径的影响所取代。

在未来定向的素质教育实验方案中,直接与教育有关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操作化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经验完整的世界

教育即生活。总结心理学有关人的才能和积极性格品质形成的有关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除必要的智力背景外,造成人们性格和能力品质分化的基本原因是经验。由此作者提出“教育的经事观”,认为人是经验主义的。没有经验的支持,学习到的任何知识,在社会实践面前都不会摆脱纸上谈兵的命运。没有人怀疑,知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对应性。从心理学角度说,经验过的世界,人们才可能建立真正的自我把握感和自我胜任感的支持,才会在情境适当时显示出才能。经验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儿童对真实世界的经验越广泛,关于生活的概念越完整,适应生活也就越容易。这样,学校不仅需要提供知识,更需要提供广泛的经验世界的可能性。经验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为儿童提供广泛经验生活的机会,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有利于教育的积极教育背景。

毫无疑问,由于种种原因,更多的中国儿童目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所获得的经验无论从范围、深度和性质上讲,都与时代的要求有很大出入。井底之蛙不可能发展起伟大的人格。“解放学生于课堂,还学生完整的世界”,在当今的中国绝非危言耸听的呼吁,而是教育改革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学校和家庭仍然无视社会的变化和现实的要求,仅仅满足于营造一个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学校乌托邦世界,那么就不可能培养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

曾引起广泛争论的中日儿童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学生的依赖表现;国际概念设计大赛中,中国学生的失利;中美、中俄学生夏令营中,中国学生出现的不如人意的表现等等,许多事实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在时代迫切需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上,中国儿童普遍不能令人满意。纵观中国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经验倾向,很容易发现,中国儿童性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的深层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充满过度保护、过度引导和压力。过度的保护使他们丧失了许多机会,不能经历本该由自己经验的事情,而且学会了依赖;过度引导使他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学会了被动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思考的习惯;压力限制了他们经验的范围和心灵的自由,限制了他门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他们丧失了太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并使自己的理智得到发展的机会,性格的软弱和思维的贫乏,是这种发展历 程的自然结果。

中国社会的迅速变革,促使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儿童有更强的独立运用自己理智的能力。不幸的是,中国儿童仍然在家庭中面临普遍的“经验剥夺”,即本该由儿童自己体验的经历,被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照看者的过度保护替代。这种替代,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实质是经验剥夺。经验不健全的儿童,不可能有健全的性格和智慧。“儿童乃成人之父。”儿童时没有健全的经验背景,长大后当然不可能发展成为性格健全的成人。在这个意义上,变革旧有的家庭教养观念和方式,已是每一个中国家庭不可回避的责任。

与家庭教育一样,能否给予学生以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并促进其发展的机会,同样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所学校如果不能给学生创造使他们受到挑战,并最终战胜这些挑战的机会,实质地促进学生的性格成长和智慧发展,那么这所学校就不可能是一所好学校。这样,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不断接受挑战并获得新的自我发现,就成了学校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和优秀智慧品质的必然任务和具体操作途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也应当从这一根本点出发。

3.从习惯养成培养自律的优秀性格品质

在许多场合,中国人素质低下的抱怨不绝于耳。这种抱怨中,暗含着一种失望和无奈。素质低下是性格发展缺陷的代名词。的确,这种问题还在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但是,无论如何,素质低下决不是中国人固有的特点。实际上,对于刚刚解决温饱的如此庞大的人群来说,在理想社会状况的度量上存在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并不奇怪。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已获得大踏步的进步,更多的中国人已经可以将行为规范、性格完善和社会进步当成自己的目标。这种可能性的存在,预示着中国人的素质将出现实质的提高。因此,现阶段研究如何进行教育,是将中国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重大问题。

前文提到,由于传统中存在标准和规范没有应有的制约性、做事打折扣的倾向,使得儿童在早期相对缺乏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事实上,无论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还是学校教育体系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显著弱点。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否重视,是中西、中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显著差异。在教育发达国家,家长或教师可以容忍一个儿童的新颖行为,但却不会对违背基本行为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而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除在约束某些禁止行为方面有其严肃性(禁止不是促进习惯形成的行为引导体系)之外,对于儿童应当养成哪些习惯、这些习惯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儿童形成这些习惯,父母和教师都缺乏应有的理性概念。

经典心理学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实验研究都证明,作为行为的自动化组织体系的习惯,高度决定着人的行为倾向和基本模式。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风格,而且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倾向,与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由自律机制引导密切关联。人们普遍缺乏自律道德的一个深层的原因,恰恰是没有形成应有的行为习惯体系。没有习惯自相一致的内在引导,人的行为自然就有很大的情境性。因此,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需要认识行为习惯养成与性格发展的联系,认真研究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养成哪些习惯、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儿童养成这些习惯。可以预期,习惯的培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4.广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教师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对儿童心理发展, 特别是性格发展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教师是儿童社会化的执行者,教育文化经由他们转变为人口素质的要素。因此,教师的素质高度影响一个社会的人口素质状况和一个人群的性格状况。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历史的和来自工作本身的许多因素,使得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无论在思想上、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上,都成为一个与社会发展主导方向高度脱离的群体。世界冠军的教练不一定有世界冠军称号,但必须是世界冠军的水平。一个脱离社会主流的群体,是否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结论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想真正迅速提高中国教育的水平,除需要有指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学校工程外,更需要务实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教育实践上,从1997年初开始,作者已经尝试用大学与中小学相结合的模式,为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现代化与教学技能提高提供一个实际可以操作的合作化体系。教师持续发展的目标,则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专家指导下的科研兴教计划,使教师实质地卷入科研计划,并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来达成。在当代中国,教育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不可避免地负有文化改进的责任。在这样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社会里,只依靠中小学和相关的教育行政体系,不可能建立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真正有效的系统。因此,结合多方面的知识与资源优势共同办教育,将会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趋势。大学参与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应当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目前解决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在不断出现的社会挑战面前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出真正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999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