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目标 精心育人——试论“六会一长”育人目标


著名黑人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此话说得太好了!这里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是教育的产物,是育人的成果,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标,任何一种教育实践,无不以“育人”为存在前提,本质上就是一种融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为一体的育人活动。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是围绕着“育人”来展开的,以“育人为本”是教育不言自明的本质规定,是其自成目的性的内在要求。育人为本强调育“人”,以教育具体情境中现实的人为对象,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学立场;它以“育”为重心,只有通过“育”的实践过程才能“使人成为人”;育人为本是教育内在使命的集中体现,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为前提,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归宿;育人为本彰显人的主体性,强调“教”与“育”的有机统一。

育人的思想古已有之,虽然并未形成“育人为本”的理念,但育人为本理念的出现是与人的解放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奴化教育到物化教育,再到人化教育,教育一步步的向“人”回归,教育与育人的契合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教育活动是现实的,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必然的要付诸于教育实践,才能显示自身的巨大价值。但在当今教育界里,仍然存在这样的弊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认为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学生能考好,就万事皆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教育重在养护孩子的心灵,如果心灵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根基;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也就很难发挥。古人云:“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在古人看来,育人的本质就在于“存其心”,也就是“养心”,所谓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养其性”“达其材”“成其德”使人德才兼备,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人,这既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也是现代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为最终归宿,因此,育人必须要有目标,因目标是人奋斗的方向和努力的终极,是人生发展的前提,是人生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作家蒙田说:“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也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犹如方向,若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或不光辉夺目,虽百倍努力,也是徒劳。于是我认真研究了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仔细翻阅了不少名校的教育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在棠外办学之初就拟定了切实可行的育人目标: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审美、会健体、会创造、有特长,简称为“六会一长”,作为学校行动的指南、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会做人——人生的根本

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德国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个命题不知多少次被教育家们所提出,但现实的教育总是在舍本求末。没有灵魂的教育其实与训兽差不了多少。“灵魂的教育”实质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究竟如何做人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有志向。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拿破仑也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些名言清楚地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志向,应该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志向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意图,信心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才会带来希望。男儿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败,不言放弃。成功时,不要醉倒;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尤人,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唯一的选择是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干大事,揽难事,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里,路就在那里。有了志向,才有做人的本事、气魄和胆略。所以,做人需要问问自己的志向在那里,要问问自己有没有信心。

其次,要心地善良。“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人生不一定事事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瑞与美好。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一个微笑,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或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施予他人,是利益自己;相反,伤害别人,实质是在伤害你自己。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坑人、不骗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它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

第三,要有教养。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亘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之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靠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不以谋而以道,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慎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时时安心、事事顺心。

第四,学会宽容。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爱人之心,靠的是容人之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忍受不下一口气,就恶言相向、刀棍相对,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风得意,就嫉妒诬陷,这样的人生只能是昏暗无光,路就会越走越窄。人间的是非、善恶、喜乐,世道的好坏、冷热、荣宠,要放宽心态,坦然接受,路才会越走越宽。宽容不是懦弱、退缩的胆小之徒,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是识实相、敢担当、懂化解的达人。为他人着想,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考虑的是别人的自尊和承受能力。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无论生活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于怀、嫉恨在心,学会忘记,因为忘记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磨砺的机会,心灵充满阳光,生活自然会充满灿烂。所以,做人要宽容大度。

第五,为人要实在。踏踏实实为人,实实在在做事,把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多一些努力,便会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天道酬勤,不要光耍嘴皮子,不要好逸恶劳,要勤字当头,苍天会不负有心人,只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成就大事业。要想知道成功的滋味,就得敢闯敢干,少说多做,决而不断,断而不行,必然贻误时机。小事不想做,大事必然做不了,对工作拈轻怕重,好高骛远,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先扫一屋,才能扫天下。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干老实事,这才是长久和根本。

第六,要正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亮亮堂堂,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身正心安梦魂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己不正,焉能正人?正直的人不谋私,不贪利,不文过饰非,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承,不溜须拍马,不阳奉阴违。说话有根有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说的都是真话,做的都是正事。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君子言,台下小人事,何来公道,哪有正义!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正直、公道。

第七,为人要谨慎。智在于治大,慎在于畏小,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微不可不慎。恭为德首,慎乃行基。谨慎是“不糊涂”的基础。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必然是头脑清醒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人生在世,有招来灾祸的言语,有招来耻辱的行为,要建功立业,当然要格外谨慎。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远虑在先,就能近处无危。处顺境飘飘然,洋洋得意,遭挫折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必定难成大气。“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靠的是你的功底和定力,低下头的时候,也要学会抬头看看天。静观默察,心如止水,谦虚谨慎,则诸事易成。谨慎是远离危险,确保安全的良方,靠谨慎比靠鲁莽更能制胜,只有谨慎,才能稳操胜券。

做到以上几点,也不一定十全十美。人非圣贤,怎能无瑕疵,怎可无遗憾!要想面面俱到,全能全有,从古至今,未之有也。但世间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在茫茫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时时问问自己,叮嘱自己,给自己亮起一盏心灯,磨砺自己,这样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会求知——人生的必修课

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清代著名学者高士其也说:“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因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只有知识,才能汇成巨大的财富源泉;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真心地爱人,才能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知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要获取真正的知识,必须在“会求知”的“会”字上下功夫。

所谓会求知,实际上就是指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这就要求打破传统学习过程中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的弊端,要发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以及思维方面的能力。只有这些能力的综合发展和获得,才能保证人在离开学校后,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目的。

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和德国哲学家苗卡尔都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早在两千年前《论语•卫灵公》篇中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论述。“善其事”是目的,“利其器”是方法。可见古人早已懂得方法的重要。

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研究生涯时,用了一个方程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这个公式表明,成功是三个变量的综合效应,而方法是高效率达到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就不能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科学的方法能使才能充分发挥,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其关键在于是否运用正确的方法。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大部分知识要靠学生今后自己去学。有人预言:“现在70%的小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眼下是没有的。”所以,现在的中小学生如果只掌握有限的知识,而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永远不可能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这样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和知识剧增的形势,最终会成为“现代文盲”。正如美国人类资源研究所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所言:“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现代人必须学会学习。所谓“会求知”,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少走弯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的先生有三种。第一种是只会教书,把学生当作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他注意的中心从书本移到学生身上了,不像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而是拿书本来配学生。然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第三种先生是好的先生,他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在教学生怎样学。因此,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与家长,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有意义。传说老神仙吕洞宾遇到一个穷孩子,吕洞宾想帮助他,于是用手指点了一下路边的一块石头,石头即刻变成了金子,老人把石头送给这个孩子,那孩子却摇摇头。老人以为孩子嫌小,就用手指点了一下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也变成了金子,孩子还是不要。老人又把一座山点化成金山送给那孩子,孩子仍然摇头。老人生气地说:“给你金山你都不要,你要什么?”孩子说:“我要您的手指头,我要学会点金术。”这个“点石成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奉献给孩子现成的知识是不够的,应该把学习知识的好方法教给他。有些老师和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把着眼点都放在具体知识的辅导上,却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舍本求末。帮他默写、给他检查,甚至代为订正,这样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这只是暂时的,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到头来就会落伍。这就如同打猎,把猎物送给孩子可以让他吃几天,但他不会打猎,吃光了仍会挨饿。如果教给他打猎的方法,他就不会挨饿了,因为森林里有他取之不尽的猎物。古人讲“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传统多强调苦干而忽视科学,刻苦固然重要,但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有人说,学习不能投机取巧,就得扎扎实实地学。这话不错,但在扎实的基础上讲究方法,找到窍门,就可以更快地提高成绩。窍门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走捷径,它属于学习方法的范畴。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确实很努力,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无论什么课程他都记呀,背呀,但不会把知识梳成辫子,抓不到精髓,只是死记了一些零碎的甚至是片面的知识,最终学习成绩还是很难提高。

天才固然出于勤奋,但勤奋未必能成为天才。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光靠拼时间、拼精力、苦干是不行的,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科学方法则事半功倍,违背科学方法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家长与教师需要给孩子以具体学科的辅导,需要培养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不可忽视。

我们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只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有探索知识的本领。这个本领是什么?是思考。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不会思考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美国将“批判性思考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批判性思考是运用某种标准,对事物性质或某种观点进行评价的过程,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批判性思考比创新思维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批判性思考才能防止将可疑的想法转变成不智的行为,这就是智慧。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有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知识上升为智慧,这是“会求知”的“会”字所包含的最重要的内容。知识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它就失去了价值。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智慧是头脑的智能,是一种洞察力和判断力。有勇气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能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而有智慧却能分辨出何时能改变,何时不能改变,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你在做什么事,知道喜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只有方向,而没有智慧,方向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智慧是一个人的精神养料,有时就是一种权衡和折中,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这就是智慧的显现。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还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还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还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还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成。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这就是“会求知”的“会”的精髓所在。

会生活——人生的主旋律

何为生活?一个人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一切方式的行为就是生活。

生活从根本上说,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中有精神生活的内容,精神生活也需要物质为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一要生存,二要享受,三要发展。”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在日常生活方式上,从狭义方面说,一般是用衣食住行来形容,从广义上讲,则是把生活方式看作与生活条件不可分割地统一着的生活活动的总和。而这种生活活动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文化的,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生活、懂得生活。有位学者说得好,“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苏联高尔基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所以,法国十五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始终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这是雨果对生活最全面、最深刻、最准确的诠释。

如何培养学生会生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健康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以健康的生活理念作引导,这个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和谐共生理念”与“崇尚科学理念”。崇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是和谐文化在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这一理念涉及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概括起来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心灵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强调在生活中尊重自然,合理开发,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交融、良性循环。这实际是在具有全新生活内容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学生的健康校园生活需要学校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培养英才、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那么,校园文化是作为一所学校教育的灵魂,更是体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成为一种思想的传递,一种文化的表达,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与校园环境完美融合,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人与人的和谐,就是强调在生活中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合作、和谐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创幸福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便成为当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成为创建幸福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生活的前提。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使他们具有和睦相处、友好协商、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之间应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相欣赏,共同成长。师生的和谐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师生的和谐相处可有效地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和导向的作用。巴金说:“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存就没有了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

人心灵的和谐,就是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内在心理的健康成熟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丰满,塑造一种纯洁祥和的心灵环境和积极乐观的心灵状态。

与此同时,科学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是当代生活有别于传统生活的一大特色。现代科学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化了人们的心智。它不仅成为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动力,而且成为评价生活层次的重要标准。所以,崇尚科学已成为当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崇尚科学精神,贯彻科学生活理念,在当代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当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强压力,使得一些人忙于工作应酬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科学性,进而危及自己的健康生活。另一方面,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既方便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也使得许多非科学、伪科学的信息得以传播,大大增加了人们甄别真理的难度。这就表明,当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必须依赖于科学知识的增长和科学精神的弘扬,依赖于生活知识的科普宣传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引导。这既需要我们坚定科学的人生信仰,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也需要我们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抵制各种伪科学、不科学的生活理念。

二、生活离不开技能,也就是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社会能力解释为:是一个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这些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要明白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造就快乐自信的人格;二是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使他们懂得对人生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协商、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三是认识情绪,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四是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要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此时,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五是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找准认识问题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要学会讨论,学会协商,学会探讨,学会尝试;六是避免攻击性言行,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讽刺讥笑他人,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更不能使用武力,学会用和平的方式替代攻击性行为。以上这些,既是日常生活技能,也是思想修养高低的体现。

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作为家长,应该思索的是:该教会孩子掌握什么?作为老师,该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有是心理健全的,生活阳光的,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也才能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与快乐。

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人到世间,不是为苦恼而来,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整日忧愁、悲伤、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没有乐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这世界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心平气和,它就还你一个心平气和;你气势汹汹,它也还你一个横眉冷对。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就会失去。这种心态只会像锁链一样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们,才可体验自在与快乐。拥有一颗快乐之心,见到的就是一个值得欢欣的环境;心中满是忧伤,见到的则只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与其对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快乐不在心外寻求,只能在心内找到,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欢喜随心,愉悦映脸,乐观向上,这样就能站成一座丰碑,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人生苦短,与其事事张弓拔弩,不如学会“幽它一默”。

人生,每一次相逢,都是下一次分别的开始,没有永远,不会永久。生活的过程中,总有不幸,也总有伤心,就像日落、花衰,有些事,你越是在乎,痛的就越厉害,放开了,看淡了,慢慢就淡化了。只是,我们总是事后才明白,懂生活,很难,会生活,更难。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逆境,学习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遇到科目增加,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学习方法的不同,心理强烈的落差等困难时,不低头,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千方百计克服苦难。当学习失败时,冷静对之, “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告诉我们懂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将每一次的困难和失败当成是思考和行动的积累,为下次的成功做准备,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面对逆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化逆境为机遇显得尤为重要,这更需要培养自己的逆商。逆商,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承受逆境的智商,即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注重早餐习惯,吃早餐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很大,远远超出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动力、自信心、参加校外补课、家长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优势;每周吃早餐次数越多的学生,学业成绩越好。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不过分节食,不暴饮暴食,不买外卖,不抽烟,不饮酒等,对健康十分有益。

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与清洁卫生习惯。按时睡,按时起,每天应睡足,夏季要保证午休,劳逸结合对学生来说也很重要。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是健康的保证,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用眼卫生,有人总结出“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但好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

第三 要培养学生自律的课余生活习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那些靠电量和程序而活的智能产品。

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但作为学生,一定要明白,手机虽小,危害却大!长时间使用,经常玩游戏,头部会增加患脑瘤风险;眼睛频繁接听手机易患白内障;手机辐射或致骨质疏松;或致“手机皮肤炎”;影响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创造力,甚至无情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网络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学习都带来了很多便利,提升了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耽误学业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所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方面,所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要明白,人生中,许多事情,我们都没办法预料到,经历了生活的炎凉冷暖,身边是路过的繁华世界,看到什么,遇见什么,欣赏什么,命运不会冷落谁,只有内心的患得患失,才是最大的温度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一场对生命的尊重,活一场对生活的坦白,对青山低头,对浮云让路。淡然、清醒一些,生活真的不是一种苦心经营,它更是一种恬淡的分享。有人说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有人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点,有的人大起大落,有的人历经坎坷,追求的理想往往都可能落空,追求的成功也会遭遇失败;有的人默默无闻,平淡一生,但这里也有人生的幸福与满足。但不管是哪种人,生活对他们总是公平的。这是“会生活”的另一个侧面,你将它理解透了,你就真正“会生活”了。

会审美——人生的高品味

审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追求,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对超越现实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我,并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城市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人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从而提高生活的品味。

审美是纯粹精神的内容,人类的感情通过审美得到升华。例如,在文学领域中,审美的意义不能低估,文学有了审美,才有感染人的力量。因为它是文学的核心内容,它奠定了文学的根本意义。文学作品功利性的内容,不可能带给读者真正的审美感受,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不管作者创作初衷如何,也不管理论家如何评论,都不可能不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在课程设置和活动的创设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要开齐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音乐、美术、书法是最能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学生的审美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美术课中,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对启发学生的美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很有好处。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书法作品的书写、欣赏、想象、发挥、创作等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具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前提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句老话叫“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需要学生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人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一样,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师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有助于提升自己认识美的境界。

同时,正确的审美观要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会审美”的“会”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真实的挖掘,是对天地人生真谛的揭示,这就是它的高超之处。具体表现能分清是非、美丑、真伪、善恶。学生要有整洁端庄的仪表,文明的举止,纯洁的心灵,蓬勃的朝气和高尚的人格,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外在美让人赏心悦目,作为学生,外在美更应符合时代、民族、社会、身份和年龄的要求,应该讲究大方得体的衣着服饰。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自然成为学生的外在美的追求。所以,学生不把穿名牌服装、玩高档手机作为外在美的首要目标。会审美不仅是外在的美,如《悲惨世界》中的卡西莫多、断臂维纳斯,他们虽然在外表上是丑陋、残缺的,但他们确实艺术和文学中美的典型。这就告诉我们,美,更重要的是内心世界的美——内在美,更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内在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在学习上坚毅、持之以恒努力的精神,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荣誉感等,都是内在美的具体体现。因此,校园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审美要求。这种文化和审美要求不同于社会,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身的价值取向。

外在美需要内在美作底蕴,内在美需要外在美来展现,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当外在美和内在美达到和谐统一时,一个人的美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这种内外和谐一致的美才能让人感受到。

还有一点必须明白,要想获得审美感受,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距离,最好不即不离,远了看不清,近了未免功利。当然,有距离不一定就有审美。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而不是过程,更不是结果。审美的意义不是来自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而是来自它们之间的交流。这是“会审美”中“会”的关键所在,请务必加以注意。

李白有两句诗,“坐望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诗人和敬亭山存在空间上的距离,他远眺它,时间一久,它在他眼里似乎活动起来,也如同他那般久久凝视对方。此时此刻,他已经感觉不到彼此间距离的存在。此山即此人,此人即此山,山的精神即人的精神。这就是审美所带来的精神效果。

第三、在审美中还应把握好“善”字,善和美的关系十分密切,因善中有美,但不全是美。善属于道德范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友情、亲情、正直、诚实、善良、高尚——其中包含美的内容,属于人性之美,倘若它脱离功利,超越功利,就能转化成审美对象,才能产生价值。

审美对人类而言意义非凡,没有审美的愉悦,很难想象人类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但审美的目的也不全是愉悦,它只是效果,丑不带给人愉悦,但同样能成为审美对象。《悲惨世界》中的卡西莫多,庄子散文中一系列有生理残缺的人物,都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因此,审美除了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外,还应该有其它意义。

由此可知,“会审美”的“会”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真实的挖掘,是对天地人生真谛的揭示,这就是它的高超之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分清是非、美丑、真伪、善恶。作为学生要有整洁端庄的仪表,文明的举止,纯洁的心灵,蓬勃的朝气和高尚的人格,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总之,一个人学会了审美,他的人生质量才会提高,他的生活才会上档次,他的情调才会有品味。

会健体——人生的保障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幸福生活的保证,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健康。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就是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一般来说,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于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愉快的,失掉了健康就失掉了快乐。即使人具有伟大的心灵、快活乐观的气质,也会因健康的丧失而黯然失色,甚至变质。不管其他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云烟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显得更重要了。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却面临着“运动不足”和“文明病”的威胁,为增强国民体质和健康,国务院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据调查,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

“会健体”重点是指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靠的是锻炼,其中体育锻炼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增强人们的体质和改善健康状况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体育锻炼还有助于人格完善,有助于智力发展,有助于锻炼人们的意志、品质,完善人们的心智,陶冶人们的性情,消除脑力疲劳,促进工作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认识使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抛弃了那种体育锻炼耽误时间,妨碍学习的陈旧观念。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智力化”的今天,体育显示出了它特有的作用和活力。研究证明,健康幸福感与长期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可能使人更聪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会使焦虑程度下降,抑郁情绪减少。

除身体健康外,“会健体”还包括心理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智力健康是指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都能处于正常状态。道德健康是培养有良好道德的社会公民。学校要充分运用知识教学与环境塑造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从思想上与行为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们通过爱自己、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逐步升华到爱家乡、爱祖国,在切身行动中加强道德观念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成为道德健康的人。学生做到了这些,才是全方位的健康,才是“会”的全部内涵。

会创造——人生的价值

创造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命的第一行动就是创造。人类的创造行动与整个世界一样,它的运行、它的力量、它的成果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事物,成为人类存在和现实世界发展的基础,所以,创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自然界给予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不是所有条件。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改变自然界,创造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两个世界:一个是未被人改造的世界,简称“自在世界”,另一个是被人类改造过的世界,简称“自觉世界”。自在世界是客观的存在物,自觉世界同样是客观存在物。自觉世界是由自然界发展而来的,但又不是自然界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人类的创造产生的。

要将自在世界通过创造手段改造成自觉世界,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因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是否具有创造力的标志。创造会产生新的知识和发明,会拓展人类的智力空间。《劝学》告诉人们,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这三点过去适用,现在适用,将来仍然适用。由于时代的局限,荀子不可能看到今天的世界,漏掉了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因“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这是高尔基的名言。若生活没有创造,就没有新世界的产生,人们的生活定会黯然失色。

现代人不是图书馆,也不是记忆器,学到的知识应加以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创新。历史屡屡证明,伟大的生命不在于看护和敝帚自珍,而在于扬弃和超越。创造贯串了人类发展史,一部人类史也就是一部创造史。近二、三百年来,科学发现不仅彻底改变了技术和经济,也完全改变了政治、宗教思想、艺术和哲学。当经济停滞思想浑沌时,一个划时代的创造令问题迎刃而解,譬如,从广州到北京,乘坐航天飞机不论向北还是向南飞(绕地球一圈),都绝对的比乘坐火车快。

创造从广义来说,每一个小小的变革都是创造,当然划时代的创造更让人为之欢欣和鼓舞。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要求人们既要有接受知识和逻辑的信心,更要有打破知识和逻辑的勇气与想象力,就创造自身也是如此。有人以为照着前人总结的原则和方法去做就是创造,严格来说,这只是改造,或者说只是完善,循着法则而行只会束缚思维。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有创造力的产生。我们必须明白,创造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在今后的社会里,不懂创造是最大的文盲。因此,学校教育就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习惯用不同于常人的方式去看待同一事物,这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提出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即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其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其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其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其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其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排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在功课上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东西,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学校要一如既往地大力抓好机器人等学科的学习,继续致力于培养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我希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勇于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人人都会创造,个个都能成为创造者。创造者是人类精英中的精英,贵族中的贵族,是上帝的骄子,是世人的楷模。

有特长——人生的瑰宝

特长是指个人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其中,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知识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纵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任何人贡献给社会的都是他的专长。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立在他最擅长的一点上,即建立在“一招绝”上。只要你拥有了“一技之长”,拥有了一个“绝招”,你就有了竞争的资本,就有了就业谋生的能力。所谓大家,必在某一领域有特别之处,有过人之长。人们常说,特别之人必有特别之处,此话说得一点不假。

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强化教育下形成的良好行为背后,常常隐藏的是某些不平衡的心理。学生中的一些理想而自觉的行为,如果缺乏理性的认识、积极的感情、主动的意向和坚强的意志,那么所形成的这些就会是盲目的、消极的、被动的和暂时的,而这些认识、感情、意向和意志的培养,与良好的心理又是分割不开的。因此,在心理教育中,“特长教育”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它在显露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即克服了自卑,培养了自信。

美国诗人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自卑却是成功的绊脚石。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认为无能而轻易放弃。这是每个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句老话叫“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的意义很宽广,对于每个人来说,自身的特长是立足之本,也是发展之源。人之美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内在,内在表现到外在,人们将其称为能力、修养、格局……。人是靠优点活着,兴趣、爱好、优点、特长、优势与天赋之间有很大差别,所有关于人的个性化发展的要素中,天赋是根本。虽然很多人知道天赋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年轻时就能找到天赋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在这些人里,一些人能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不错的悟性,另一些人则对自己擅长什么一无所知。很多人说自己没有天赋(没有特长),事实却是没有发现。发现天赋要通过一些经历来验证。人的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体现,只是不少老师和家长对此毫无知觉,就像夏天地面上的一枚宝石,虽耀眼闪烁,但却看作常物被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断经历一些人和事,慢慢发现了天赋,找到了特长,增添了自信,从此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步入人生的正常轨道。

人们常说,教育养成行为,行为转化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发现与培养他们的特长,才能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长风破浪、勇往直前。显而易见,“特长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有特长”,无疑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崭新要求,我们务必抓紧抓好。

结 束 语

德国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将二者综合起来,就是“教育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唤醒”,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本质所在。教育涉及面极其广泛,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有人说得好,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同样,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陶行知先生已有论述,故不赘言。而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出特色才能引领现在的教育走出模式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旧思路,走向中国基础教育的新未来,甚至改变中国教育的大格局。

学校确立“六会一长”的育人目标,就是要让学校办出鲜明特色。这育人目标本身就十分光彩夺目,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可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会做人、会生活、会健体是第一层次,是对人生的最基本的要求;会求知、会审美,是人生的升华;会创造是第三层次,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有特长则可比作人生的光环,它是与三个层次如影随形的伴侣,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贝。“六会一长”的育人目标,系统、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育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育出这样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指南。我深信,只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就一定能办好富家强国的教育,培养出能肩负起振兴中华重任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