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全面的经典教育 是造就“全人”的可靠保证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四级”教育体系解析
何谓教育?西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由三个方面所构成,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这是三种不同环境中的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担负着塑造人的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世界的基本职责,使人成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
纵观人类的教育史,不少杰出人物对教育都格外衷情,并倾尽全力去研究和实践。从中国古代第一个教育家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从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到前苏联的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等,他们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比如,孔子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宏道”的仁人志士,他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荀子的教育思想则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被誉为“现代师表”的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及教育”。苏格拉底对教育的贡献是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贡献是试图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他深化了教学研究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最集中最深刻的教育观点,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这些经典的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有效的指导了几千年来的教育。其实,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系统的工程,它的综合性很强,它囊括了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不但要靠全社会的支持,更要靠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理论的支撑,才能培养出全能的符合历史潮流的人才,绝不是靠单一的某一经典的理论所能凑效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朝着政治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科技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用于知识的载体,必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高度重视并着力培养符合新形势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国际潮流。要想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使之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尚贤重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全能的人才队伍,这才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是,人的一生可塑性是很大的,且处于各个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各个时期,各个年龄段的特性都各有不同,其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都要有所变化,有所侧重,这个变化和侧重又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找到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符合国际新形势发展所需要的顶尖人才,这绝非易事!成都双流棠外办学十年来,严格以校训“仁、德、志、譞”为指导,坚持“开放、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思想,并以“六会一长”(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新,有特长)作为育人目标,同时一开始就在如何培养国际新形势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上,在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可行性、超常性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并根据学校“四部办学”的特点,最终确立了系统全面的经典教育体系,使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根据各个年龄段的不同习性,不同特点,受到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卓有成效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教育,这就是:幼儿园——养善益智,小学——明理好学,初中——厚德持义,高中——育贤培元。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仁”,教育培养人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古圣先贤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人的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是国家当今乃至永远所需要的“全人”。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崭新的尝试,更是一项动人心弦的壮举!
养善益智——夯实纯正的根基
国学大师熊春锦曾将人生划分为六个阶段,并指出各个阶段应把握的重点,即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福。棠外正是牢牢把握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幼儿、少年和青年这三个阶段,充分地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的有效教育与培养。
教育首先应从幼儿着手,古人所说的“童蒙养正”就是这个意思。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人一生下来,就沿着人生的正确轨道行进,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古人十分重视幼教。《颜氏家训•教子篇》说:“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语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为什么要“教儿婴孩”呢?因“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他解释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进一步解释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这非常科学地告诉世人:人在幼少的时候,思想非常纯洁,没有受到污染,故精神集中,注意力专注,且记忆力特好,可塑性极大,“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故对子女的教育,一定要从孩提开始,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良机;而长大以后,思想就复杂起来,行为自然松散,贪图安逸生活,教育质量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幼儿教育比其他阶段的教育更为重要。
幼儿教育在根本上应抓两个字:一个是“善”, 一个是“智”。
“善”是人的命脉,是人的灵魂,是人的本性。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性恶”。幼儿时期,虽不存在什么善与恶,但其纯真无瑕这是肯定的。“纯真无瑕”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将这个“纯真”稳定下来,并尽可能地保持下去,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善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没有善,社会就会漆黑一团,人类最终会毁灭。
善并不神秘难辨,并不深邃莫测,也不是髙不可攀,因善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关系,这种互利关系包括亲属间的抚养,经济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合力防御灾害以及感情的抚慰和思想的交流。可以这样说,凡是作了有利于他人,或有利于社会的事,这就是善。《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祥和吉庆,对于国家来说,“功莫大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汉贾谊《新书•修政》)对于个人也是这样。《元史•贺仁杰传》还说:“一人兴善,万人可激。”《荀子•荣辱》也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与人恶言,深于戈戟。”可见“善”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在个人生涯中,是何等的重要。
幼儿教育就要紧紧围绕“善”字做文章,特别是幼儿教师,应以善字当头,时时、处处、事事都用善言、善行、善举去教育、去感染儿童,让他们在“善”的环境中成长,牢固其善的根基。孩子的本性是天真,是无邪,是好玩,是好奇,法朗士曾说:“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再加上他们在“善”的环境中,感到轻松自在,没有任何压力,这就容易感觉到读书好玩,读书快乐,同时,与人沟通的语言能力也会自然养成,这对今后的发展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智”即“知”,作动词用时指认知、求知;作名词用时指知识、智慧。“智”的意思就是智力,是知识,是聪明,是智慧。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的因素,“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论科学》)。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资源,近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人的智力靠开发,而且开发得越早智力就越强,在幼儿甚至在胎婴时就应该开发。
古人对“智”极为重视,认识颇为深刻,还赋予其道德意义。儒家的三达德(指“智、仁、勇”三大品行)与五常(儒家归纳的“仁、义、礼、智、信”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均将它列于其中,因它有其道德意义,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
“智”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明是非与识利害。儒家的“智者不惑”就是能明辨是非。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后来荀子对“智”作了界说:“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意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能正确辨别是非就是智;决不能以非为是,或以是为非。“智”不仅要求对是非、对善恶有客观的认识,还要求对事物,对利害应有一个正确的评判。
第二是知人和自知。《论语》记载:“樊迟问知。子曰:‘知人’。”这里的“知人”就是善于识别、了解、并正确评价他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他人采取恰当的态度。自知,就是对自己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与估量,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才不会妄自菲薄,骄傲自大。“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知之明”是一个人养成谦逊、自信等优良品质的基础。
第三,智还表现在认识事物的能力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认知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人类所认识的事物,却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类不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探究万物,掌握规律,创造文明,积累起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犹如漫漫长夜永不熄灭的明灯,茫茫大海上永不沉没的航标,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这就要靠“智”做支撑才能完成。
由此可见,智慧是聪明的头脑,是高于常人的远见,是非凡的技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智,靠培养,靠引导,靠训练,靠开发。对“智”的培养途径其实很简单,就是孔子所说的“好学近乎智”。 因为智慧是知识的积累、酝酿后的升华。只有好学、勤学,就能使人聪明,就能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就能分清是非正误,识别利害得失,知己知彼,遇事胸有成竹,沉着冷静,达到不迷惘,不盲目,不疑惑,不蒙蔽的境界,正如孟子所说“智者不惑”,这就使聪明在客观现实中,在不经意中逐步得到提高。
这里还要明白,读书只是掌握知识多少的必要条件,但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只有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聪明。但是,一个人变聪明,这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将聪明逐步上升为智慧。对智慧一词,一般人对它的认知是含糊的。北京邮电大学鲍鹏山教授的解释明白而精准,他说:“知道要什么是聪明,知道什么不该要,或者怎么要是智慧。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德行。”有智慧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知识渊博,心灵手巧的人,不一定是很有智慧的人。著名作家王蒙说得好:“智慧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
可能有人会这样问:幼儿园几岁的小娃娃能懂得这些,能做到这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正是因为现在不懂才要教,不会才要学,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要很好的“做人”,就要开始灌输,从小做起,从修身养性开始。所以,幼儿教师在教育中,就要以满腔的热情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法,去鼓励幼儿,引导幼儿,使他们慢慢树立起独立的人格,逐步懂得如何做人,懂得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意志力去面对一切,实现自我,而不是凡事依靠外界的力量。我们深信,他们今后一定能做到,现实就是为今后的“做到”而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没有坚实的根基,又怎么能做到这些呢!
明理好学——冶炼优良的质地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因“理”是天地的根本,是万物的准则,说得明白点,它是天地万物规律之所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把握了一个“理”字,就把握了天地间的一切,因此,从小学开始,抓住了“理”的灌输,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条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主要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归纳起来,理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自然之理、社会之理与人生之理。
《庄子》中的“天理”、“万物之理”,就是自然之理。古人认为理由天授,故称“天理”。人生活在世上,与自然、社会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天地的变化,日月的运行,山川的移动,草木的枯荣等等,都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 是“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即自然规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其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是必然的,必然也就是自然,这个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理”,即事物变化之理。一个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然,才谈得上掌握自然,进而才能够改造自然。
荀子提出的“事理”,主要是指社会方面的内容,是社会之理,包括社会伦理。社会纷繁复杂,它的变化,它的进步,都由“理”所统辖,认识了这个“理”,才能适应社会,顺应潮流,那些与社会背道而驰,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是愚蠢至极的。
事物是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但我们能够看得清,理得顺,就是因为“理”这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规律在其中。北宋张载说得好,“理不在人,皆在物”,人只不过是物中的一分子,但人可以认识它,可以从千头万绪中理清其来龙去脉,从而能在这个自由王国里漫游。
一个人最重要、最难把握的是人生之理。因人的一生复杂万分,所要经历的事错综多变,特别是那些是是非非,有时很难琢磨,甚至感到头痛。《吕氏春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说,“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把“理”视作判断是非的根据,因理与事相融而无碍,万事万物各有其理,它们都是从理中派生出来的,只要抓住这个“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理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是人心所具有的而不能违抗的道德观念。无理,何以做人!所以,一个人从晓事开始就要懂得“明理”,让他们知道“理”是了解自然,洞察社会,掌握人生的钥匙,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不得不提现实的教育,现实的教育是技艺与谋生之道,把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是皮毛,不是根本。因此,明理最根本的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去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让人的一生过得很舒适很快乐,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开发了,就容易懂得“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于谋生的“智识”,这都属于“读书明理”。在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能“生存”得好,那是必然的事。
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还表现在“礼”上,“礼也者,理也”。礼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明太祖实录》中说:“有礼则治,无礼则乱。居家有礼,则长幼序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卑定而等威辨。”因礼是一种道德规范, 古人以礼修身,以礼化性,强调礼仪、礼貌,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烦扰不安),慎而无礼则葸(畏缩胆怯),勇而无礼则乱(违法作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泰伯》)可见,礼在做人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礼,就会存在野性,就会生出许多事端来。
礼仪、礼貌是一种视觉艺术,能给世人带来情趣,情趣形成了文化,由此就具备了欣赏功能,也是爱世人的表现。因不会对世人轻举妄动,其行为不是雕琢出来的,因此就会很漂亮,这是真正的美。
学校教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进行礼貌教育。礼貌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育,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人相处。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此外,一个人要想会说话,也与“理”密不可分。“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欧阳建《言尽意论》)有了理,语言就精彩,就有分量,就能服人,“与人善言暖于布帛”,若不会说话“与人恶言深于戈戟”,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自然、社会、人生纷繁复杂,但一个“理”字就把它理得顺顺当当。“读书明理”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好学应该是每个人所要遵循的, 是一个值得用毕生精力去践行的学习准则。人不可能未可先知,要靠前人的积累和个人后天的探索。前人积累的知识主要在书本上,后天的探索主要在实践中。毛泽东说过,“学生以学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东西主要来源于书本,应该抓住而不放松。“面壁十年”的古人正是深谙此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说:“圣俞在时,家甚贫,余或至其家,饮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问其所得,云:‘皇亲有好学者,宛转致之。’”《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吕)不韦曰:王孙贤孝无比,每遇秦王太子及夫人寿诞,及元旦朔望之辰,必清斋沐浴,焚香西望拜祝,赵人无不知之。又且好学重贤,交结诸侯宾客,遍于天下,天下皆称其贤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退谷论经学》:“时先生已七十有九,读书日有程课,著述满家,可谓耄而好学者矣。”罗雅臣《清儒人袁雅堂(袁可立七世孙)墓表》:“及公身,当家道中落之后,立志自愤,敏而好学,月寒露冷,不懈不惓。”古人好学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他们十分明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春秋师旷语)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好学已经成为一种至高的精神,他们的好学不单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其所学来匡正自己的言行,涵养自己的德行。《论语•学而》篇中讲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里,孔子所讲的好学,主要就是指道德的修养与对自己言行的把握。同时,从他对子路分析“六言六蔽”来看,好学是实现六种美德的保证。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聪明)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败坏,伤害);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尖刻伤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从孔子的谈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不好学而仅仅追求所谓的美德,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好学体现出的是对事物的客观分析,是对借鉴前人经验的肯定。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都能“好学”,那么仁义的推行,社会问题的解决,一切都不再会是问题,这也许是”好学”的作用吧!
好学的前提是知学,知道学习的重要,才会去学习,才会上升到好学,进而上升到乐学。
《论语》的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只要把学习当成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若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成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最关键是要让学生“乐学”。乐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乐学中,还要修习礼乐,歌舞不仅可以涵养气质,还可以熏陶德性,激发情感,学生在愉快的歌舞中不知不觉接受了教育,增强了认识,其认识越丰富、越深刻,则情感也会越丰富、越深刻,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就越有利。很可惜,现代很多人所认识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他们要孩子去学习,去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上很好的“生活”。更有甚者,他们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希望于孩子身上,拼命迫使他们去上学读书,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性向”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一味的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的道理。尤其是现在不少学校的题海战术以及课外补习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使一些还未成年孩子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所带来的严重伤害。希望孩子成功,其实就是希望孩子“富贵”。一味追求物质富贵,不关注孩子的精神富贵,这是本末倒置。应该知道,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要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性”在学理上叫秉性。秉,就是生所带来,父母遗传的是其中一部分,它分成两方面,生理、身体上的,还有思想情绪上的。教育只是为它添砖加瓦而已,老师尽量帮助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出现,但当时读小学的时候,谁知道他呢!这里,还须强调一下:孩子的成长要靠他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要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而是先希望他长大后做个好人。
从知学,到好学,到乐学,其中要靠一个“勤”字做保证。荀况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郭沫若先生说:“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作家矛盾先生说得好:“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不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鲁迅先生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的的确确,凡事勤则易,惰则难。“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能力,也更没有天才。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在勤学的同时还要勤问,学,贵在问,这才是真正的好学。《论语•公冶长》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流行的一句名言。“敏而好学”,就是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就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仅能虚心向长辈、向有学识的人学习请教,还能向比自己年龄小、学历不高、地位低的人学习请教,而且是诚心诚意的,不以这样做为耻。这种虚心好学,以能者为师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在求知过程中,学会“问”是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但问必须建立在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不要见啥问啥,或是一遇到难题,自己不思考就去问别人。要经过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拓展思路,获取知识。所以,在学习中,要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虚心请教别人。有些人不懂就不懂或不懂装懂;有的人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一番,或是为了虚荣心,不去问,不敢问,不想问,这样做,到头来只能使自己的知识贫乏。许多有学问的人就是靠“敢问、善问”的精神而成就的。孔夫子倡导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在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上,教育和鼓舞了无数有志之士走上成功的道路,而千古留名。
教育部有位领导曾说:“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品行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以“明理好学”为重心,就能将他们的质地冶炼得精良优秀,这是今后成功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证。
厚德持义——开拓深远的境界
德,就是道德,品行、情操、修养。德是一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的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应该有一个行为原则。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活动的结果,以及他的情感与对事物的判断,都得遵守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是非标准。这个行为原则和是非标准,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道德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要从少年时期开始。有位学者说得好,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小学时代。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德”表示好行为的结果和作用。《管子》曰:“德者,得也。”意思是德就是得,“得”就是好行为的结果和作用。其实,道与德是有区别的。道是道,德是德,道是思想意识,德是行为结果,到唐宋之间,才将这两个字连起来。有道德思想,没有德业的成果,只能说他有道,不见得他有德;有道德的思想,又有德业的结果,道与德密切配合,才叫“道德”。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高尚的道德,是人们所期盼和拥有的立身根本。在古代社会里,君、臣、父、子,各守本分,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在社会秩序上,起到了稳定作用。《论语•为政》的首句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主要是统治者的影响力,以及良好的社会教化,去赢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古代社会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观,使他们各司其职,达到了相对的稳定,成就了当时社会的文明。
《论语》中还要求所有官吏以及一切从政人员,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谓有道德,就是要注意修身,即随时随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封建社会讲忠君,那时的君与国是一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忠君就等于爱国。今天,我们是处于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也要讲市场经济的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空泛的道德说教,只能培养出在认识上头头是道,行动上却相去甚远,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伪君子”。父母的榜样,教师的引导,尊长的教诲,是极其重要的。
学校教育,在道德修养上,要求学生具有“正直中和”的品性。正直中和,在中国有广泛的认同基础。司马光说:“正直中和之谓德。”正直,就是有正义感,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讲公道话,勇于做公道事。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不随波逐流。对自己要从无过中找有过,对他人要从有过中找无过。这样就会获得人们的广泛尊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善于与人协调合作,又决不无原则地迁就别人,要真正无所偏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中和,就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要合于法度。孔子的孙子子思认为,中和是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最大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达到了中和,天地万物就会各得其所,各种生物都会发育生长,人们各尽所能,这是最高的社会境界。正直是人一般的品德标准,但只有做到了中和,才能上升到“德”的高度。
在道德修养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过硬作风。这个作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作风,二是思想作风,三是学习工作作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要学做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有失败,绝大多数不是做事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是道德的失败。一切学习上的进步,工作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归根到底是源于做人的成功。
在道德修养方面,更普遍地还表现在“孝”字上,因道德不是空的,它广泛地反映在礼仪之中,更反映在孝顺上。
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我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最基础的行为准则。孝为百行之首。孝敬父母,是人生之天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人呢?北京大学还将“孝敬父母”作为招生的条件之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博爱思想,是一种无私的爱,是道德水准的高度体现。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再暴躁的人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之柔,可见爱的力量之伟大。博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理所应当的成为教育的,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孟子还明确指出,人应当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如果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能照孔圣、孟圣所说的去做,那么这个社会就十分和谐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伦理性。这个伦理就是道德,而这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后天培养形成。中国古代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在三皇五帝时代,就以言传身教来影响下一代。那时的社会是道治与德治社会,可以禅让君位,能够礼贤下士,能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五帝之后,德治逐渐下滑,出现了短暂的仁治社会,但很快就进入了文攻武卫时代,争霸现象愈演愈烈,紧接着的就是人治社会,人类社会就从“大道治世”变成了“霸道治世”。在当今社会里,德是绝顶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至关重要的是养成关心别人,帮助弱者,坚持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这种品格,这个基本条件,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南宋理学家朱熹指出,要在“日用之常”中积累道德行为,彻底消除自私,就可以达到“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有见于物外”的精神境界。否则,就会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的那样,“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必遭千夫所指,万人痛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义”,在四维(儒家的礼、义、廉、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中都离不开它。《管子•牧民》:“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义”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义”是指道义,正义,即行为是正义的或符合道德规范的。义这个字的本来含义是合宜、应该。“义者,所以合宜也。”合不合宜,应不应该,其标准是“道”(真理),所以就有所谓“道义”、“正义”。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也就是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义者,刈也。”刈,是修整、铲除的意思,即不符合社会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应修整,就应铲除。所以,义的原则往往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因为它是法律的前提。
西汉大儒董仲舒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说的是道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宋陆九渊在《与郭邦逸》中说:“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的义,是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应以道义为准,符合道义的事一定要去做,这是做人的光荣;而背信弃义的事一定不要去做,因为这是做人的耻辱。
义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维持一个适宜的行为和选择的限度。在战争年代表现出来的是慷慷慨慨的牺牲,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是孟子关于“义”与“利”的论述。这句话的上文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两难的选择,就像鱼和熊掌都是自己想要的,都在只能选择其一的情况下,就要权衡利弊得失。古人认为,虽然生命可贵,但是维护道义更为重要。为了道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才是仁义之士,这才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义”常与“利”相对而言,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儒家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认为,在“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而取义”。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又说:“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利益是人希望获得的,但是不能见利忘义。见到可以得到的,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是取之有道,见利不忘义的大道理。
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要清楚地分辨“义”与“不义”。
我们并不反对群体或个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荀子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所同也。”但是儒家强调,追求利,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有个底线,即做公正合理的事,不损害他人,尤其是朋友的利益,这就是义与不义 ,不能以不义的手段去追求利。
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据为己有,是不符合道义的。但反过来讲,在符合道义的情况下,自己该得的利是可以拿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救起一个落水者,这个人送给他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很爽快地接受了。孔子知道后很高兴,说从此以后鲁国必定会有人去抢救落水的人。人只是在符合道义的情况下,才不能将利据为己有。
有位学者说得好,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法规和道德,不是自己应该具有和 占据的,就不用越规去得到,否则,贪心是填不满的鸿沟,小恶会演变成大恶,最终恶积不可解。不义之事做多了,就会“多行不义必自毙”。古人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三尺头上有神灵,人无论是行善还是作恶,一定会有果报,只是时间的问题。
德和义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个人境界的提高,是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的体现。再进一步讲,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提高,这是人类的进步,人类的不断进步,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促使人类的进一步进步。
育贤培元——追求至高的目标
在系统深入地进行养善益智、明理好学、厚德持义教育后,最终是要让它升华、凝聚成一个“贤”字,即具有综合才能,但这还不够,还要具备领导才能,才算完美,这就是“元”。
贤,就是贤达、贤明。贤达、贤明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好的品行,有很高的思想水准,精神境界很高。其眼光与见识,锐利深远;胸怀与心态,宽广平和;言行与举止,足以为范。他们很有才能,知识渊博,能辨析事理,通晓治国、齐家的道理和方法。这种人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声望,是受人尊重和拥戴的人。
“贤圣之才,皆能先知。”(王充语)“贤才,国之宝也。”(《明通鉴》卷五)贤良的人有匡扶社稷之伟略,有救济宇宙之雄才。正如宋张横渠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无疑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将纳贤放在首位。墨子在《尚贤》中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培养和造就大批贤达之士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教育虽不是万能,但教育能使人端正航向,并在人生正确的航向上奋力前行,最后到达最高的境界而成为贤达、贤明的人。
贤达、贤明的人,胜过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与豪杰。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仕强说:“英雄与圣贤的区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是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就是贤达贤明之人的思想境界。他们奉行的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到最高点。
人生有情欲,这是人所共识。欲望在生理上的表现,荀子称之为“人情”,荀子说:“夫人之情也,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不免也。”(《荀子•王霸》)綦,是极至的意思。没有人不喜欢以最美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身心的追求,这种近乎自然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倘若对物欲的追求没有止境,贪利纵欲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混乱。如果没有现实原则的制约,没有至高境界的节制,是很难将它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掌控人情是十分难的,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是另一种“人情”,这种情只有能顾大局,能识大体,进退有度,超乎常人的真正的君子才能把握得好。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因为有平和的心态、安定而祥和,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他们的人生永远是快乐的,几乎没有痛苦的时候,因他们追求的是光明、坦荡。小人则大不一样,他们表露出来的则是自私狭隘,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就少了一份安闲。有些人常常感到痛苦,这是因为他们追求错误的东西。
贤达、贤明的人,不但严于责己,更能推己及人,为自己想也替人家想,他们内心永远快乐,很少计较。人的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他们)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他们的修养到了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包容一切,律己甚严。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仕强说得好:“看人家不顺眼,是自己是修养不够。”还说:“一个人让人家看不顺眼,自己有相当的责任。”这就是贤达、贤明之人的思想境界。他们能和人相处得好,正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样。
有了“贤”,即具备了综合才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领导才能,这就是“元”。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要成为尖子人才,成为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应有超常的思维能力,即深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视野的宽阔不会被表面现象和各种干扰所迷惑。其眼光超前,能够在制订发展战略、应对复杂的环境中把握方向,掌控大局,发掘并成功地利用科技创新机会。他们善于培养和激励下属,增强组织成员的忠诚度,发展相互信任关系,创造和谐工作空间等。一般说来,领军人物要在敬业态度、工作能力、身体状况、反应能力、求知欲望、集体感、创新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都卓尔不群,是个人魅力与整体素质的综合。
政治方面的领导人物其作用不言而喻,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高科技方面的领军人物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紧培养造就这类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我国科技事业正处在实现发展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有志气、有抱负的我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应该义不容辞的担当起来。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科学家,但在所在的团体,特别是在所在的工作范围里,努力成为领头羊,成为旗手,是完全有这个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培养和造就这类人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青少年时期就要灌输这种思想,就要抓这方面的教育。我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之说。法国教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要叫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应“教人以渔”,并鼓励学生立志于此,奋斗于此,为国家的强盛,为人生的美好追求而努力奋斗。
结 束 语
办学校容易,但要办成一所优质的学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没有顶级的育人措施,没有现实的成功教学经验,没有打动人心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就没有多大价值。
教育是熔炉,首要的是熔炼出具备完美人格的人,熔炼出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熔炼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些都要靠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厚的人文素质,超常的能力和宽阔的世界眼光的人才,这种人才就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全人”。爱因斯坦曾提出“全人教育”的观点,他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我想,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大学教育说的,但中小学教育是大学的准备阶段,所以,成都双流棠外的“四级”教育体系中,就贯穿了“全人教育”的思想。幼儿园的“善”是抓人的善良本性,“智”是开拓人的智慧,智慧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小学的“理” 是晓天地之根本,明万物之准则,“好学”是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根本保证。初中的“德和义”是人的崇高精神之所在。高中的“贤”是人格的升华,综合能力的结晶,“元”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深信,通过从幼儿到高中阶段这种系统全面的经典教育,一定能为大学输送最优质的生源,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他们再进一步修身养德,锤炼自己,一定能达到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实现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统一,成为创新型国家最需要的“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