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大有可为


随着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揭示和批判,“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界炙手可热的名词。但什么是素质教育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视为素质教育,简单地将学生具有某些技能方面的特长视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的认识和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这种将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标签化甚至庸俗化的认识和做法,忽视了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将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向歧路,使人产生“素质教育换汤不换药”、“素质教育不过尔尔”等错误认识,极大地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我们以为,素质教育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素质的教育。这种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的素质包括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创新素质,这三种素质都不是某个方面的素质,而是在层次上递进的三种综合性素质,每个人最终将依其所具有的这三种素质的多少而表现出生存状况的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终生教育观,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眼前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同时它又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观,它既强调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又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它既注意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更注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它还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则是更强调受教育者眼前的状况,忽视受教育者以后的发展;它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它强调对知识的吸收,忽视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缺点。

应该说,对传统教育的弊端不少人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但为什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呢?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现行的教材体系是两个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是很重要的内部因素。

现行教材体系的最大问题在于教材太旧、内容太多、程度太深,忽视认知规律、缺乏时代“气息”,造成不少学生不堪重负,产生厌学现象。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一个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企图通过不断加深教材难度、加大教材容量来提高教育水平的做法无疑是很不合时宜的。它使学生整天疲于应付,备受挫折,丧失了学习的最原始动力——兴趣。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教材“窄而深”,外国的教材“宽而浅”,我国的教材对那些搞科学研究的人比较有用,对大多数不从事科研的人来说则缺乏人文的教育。而基础教育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国民素质教育,因此这不仅造成了国民素质培养的缺陷,而且造成了大多数人的智力浪费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信息化社会,改革我国的教材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如果说高考制度和教材的改革必须由国家来进行的话,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每个学校当前必须抓紧抓好的大事。实际上即使在目前情况下,也有一些学校和教师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了那些热衷于应试教育者所梦寐以求的高升学率。这种殊途同归的现象说明了在目前的形势下,素质教育不是不可为的事情。关键是“做不做”和“能不能做”的问题。

“做不做”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问题。应该看到,信息化社会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知识的超速积累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的迅速变化,势必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巨大冲击,人们再企图用传统知识掌握方法去适应社会要求已几乎不可能。因此,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必须由过去教给学生一点知识,转到将一定的知识传授和学校经验当作载体,使学生获得获取新知识的知识基点,熟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养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进取性性格趋向上来,做到“授人以渔”。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的迅速变化面前束手无策,那只能说明教育是失败的。

“能不能做”的问题实质上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手段能不能满足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问题。目前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他们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欠缺和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水平,将有助于他们学科教学特长的更好发挥,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更好开展。同时,大力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快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在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基础的信息时代,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将成为现代化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方式。它汲取知识的方式是自由的,学生可凭借自己的理解、需要去获取人类无限大的知识库中的信息资源。同时,网络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发展自己潜能的空间。在这里,师生之间可以采用讨论等交互式学习方式,针对学生个人问题,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之讨论,在民主平等基础上更有助于其学习接受。而且网络在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自由和便利外,它还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条件,这种学习过程的实践化,使学生的学习更趋深刻。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基础教育是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含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指对年轻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一种属于义务教育,指小学、初中阶级的教育;另一种属于非义务教育,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级。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在内的广泛而全面的基础。二是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而素质教育凭借着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形成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必然要求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相对保持稳定。三是人的素质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时代性。因而要求学校教育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吸纳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调整、充实和完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多方面的挑战。因为素质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璞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