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我校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现场结题鉴定会,在我校实验幼稚园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成都市教科院组织了以四川省教科所规划办主任王真东研究员为组长,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研究员顾颉、成都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全、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副所长乐天、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伟、双流县研培中心理论室主任易恩、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教研员陈宇燕为组员的课题鉴定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严肃认真地审查鉴定。我校校长助理王天贵、学监徐文基、学校高初中教务处、研培处的领导及我校四个学部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现场结题鉴定会。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8点30分,专家们开始认真查阅了我校详实的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和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资料。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9点20分,我校课题组成员周永孝主任作课题结题汇报,他从课题的研究背景、课题内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阶段、课题研究的措施、课题研究的成效、课题的困惑与反思七个方面做了总结性的陈述,将我校自2010年12月课题开题以来至今的研究举措及成果做了准确、丰富地阐释,真实全面地展示了我校的“3+1”课堂教学改革。接着课题组播放了名为《从容的坚守 智慧的探索》的课改专题纪录片,得到了课题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半小时的茶歇时间后,专家组成员开始集中评议,之后,专家组成员对我校的课题研究进行了高水平、多维度的点评。
双流县研培中心理论室主任易恩首先发言,棠外课题带给她最大的感受是四个“实”——选题务实、过程扎实、研究落实、成果丰实,同时建议“对课题内涵的认识要深化、要注意策略的逻辑框架、更加关注课题的研究成效。”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陈宇燕教研员点评说:“棠中外语学校的课题研究设计科学,并且推进科学。首先体现在课题的推广上。课题研究是从初2012级、高2012级开始,逐步地推进,然后扩大到2013级的初、高中等年级。其次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差异性,遵循教育的规律。教师在反思和困惑中提出有些教师很难改变,于是学校放宽相应要求,允许个别教师慢步走。但慢步走不等于停滞不前,不等于允许你停下来不动。因此,我认为这一点恰恰是体现课题组设计高明,体现价值所在的一个地方。”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研究员顾颉点评说:“我们推进教学改革需要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引,棠中外语学校对此非常重视,近年来,学校广泛地、认真地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国内先进的教育改革成果,然后博采众长,创新性地提出了“3+1”课改模式。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先进的理念,这是一个站得高的问题,是一个辨明道路,确定方向不走错的问题。但我们知道,理念不能直接用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它必须依靠技术,它要转换为技术才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技术化的过程是解决一个落实的问题。你既要站得高,看的方向对,而且还要落得实。“3+1”课改模式作为棠中外语学校的课题,就是解决了一个技术的问题。技术是一个基础,技术讲求规范。所以,我们对“3+1”课改模式的操作就有一些规定性的要求,但要求不能僵化,而“+1”恰巧避免了僵化,体现出灵活性,达到规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辩证法,从而避免了模式僵化的情况。有许多模式,开头很好,但一旦固定死,它就僵化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法必须要有辩证的思维。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讲,技术是一个基础,讲求规范,基本要求是底线,但我们追求在科学的前提下,还要发展,还要创新,所以要追求教学的艺术。艺术展现的是个性,是创新。技术强调的是规范,讲求的是共性和科学。这两者之间又有一个辩证的关系。“3+1”课改模式在讲求技术的基础上,要向更高的境界,向教学艺术的境界发展,继续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3+1”的教学策略。在这点上棠中外语学校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希望继续努力。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成都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李全主任点评说:“棠中外语学校的课题研究,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此课题有四个特点,两个特色。四个特点是“完整性、全程性、融合性、生长性”;两个特色一是“备课指南”,二是评价跟进。如果能把特色表达得更突出,更好。”
成都市教科院研究院乐天副所长表示很看好这个课题,因为课题的确做得“真实、扎实”,不过要特别注意研究报告的打磨,要把“3+1”教学改革策略的好处“凸显”出来。
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认为我校课题“覆盖面广、聚焦度好、类型丰富、理念明确、推进有力”,同时建议“进一步聚焦困难、丰富策略、常规重建、常规保障”。
课题评审组组长、四川省教科所教育科研规划主任(研究员)王真东详细地点评了四个要点:“第一,“3+1”课改策略中的关注点都指向了学生,这点很重要,体现出先进性和现实意义。教师最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这个课题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而且是从实际的层面出发,每个点都做到有所指向。不论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发展,还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力都有所关注,这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第二,以教师的《备课指南》和学生的《导学案》两者为支撑,促进“3+1”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可操作性。失去这两者做基础,“3+1”教学改革就难以继续。第三,棠中外语学校课题的第一个阶段是理性学习,这与学校聘请高层次的专业的理论教育工作者直接进入学校密不可分。有理论的认识,有理论的高度,有理性的充实,这样的课题,保证了开始的方向是正确的,即使教师的进入起步阶段出现困难,但最终也能从容地坚守到最后。第四点,我们很多课题没有措施,或者措施只是工作上的措施。而棠中外语学校这个课题是研究的措施。每一个措施针对什么事情,怎样做,都是有理有据有实,是在真实地做,反映出课题研究的专业性。并且做到课题研究的措施和课题的目标、主题始终不偏移。
经过专家组再次合议,课题评审组组长王真东主任作鉴定总结,形成了如下意见:
课题研究基于四川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策略改革,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对于中学课堂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意义。
课题研究措施针对性强,研究过程真实、扎实。课题组总结提出了“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即在常规课堂中,必须有““自主学习”“点拨归纳”和“自检互评”三个活动(也就是“3”);另有“拓展迁移”活动,可以在本课内完成,也可部分完成或移到课外完成(即“+1”)。四个活动要素顺序可以灵活,比重可以调整,频率可以重复。课题优化了“‘3+1’课堂教学策略”四要素的组合,提炼了教师“备课指南”,总结、研制、使用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导学案》。这些研究成果注重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辩证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与有效性。
研究效果明显。课题研究在全校展开,众多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报告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令人确信,促进了学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认识与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课题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综上,同意该课题通过鉴定。
之后,王真东主任宣布棠外承担的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顺利结题。接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宇燕代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办为我校颁发了课题成果证书,校长助理王天贵与会专家进行了亲切地留影。
会议最后,校长助理王天贵代黄光成校长发表致谢辞,感谢课题组专家们的辛苦劳动和对棠外课题研究的充分肯定,并表示学校一定全力支持科研,保证科研的顺利开展。王助理也寄语棠外的老师:希望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专家组的指导和建议、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学习思维和工作方法,继续完善研究课题。会议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历经三年,棠外课题“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信棠外定能够立足课堂,关注学生、紧跟教改,以更加饱满、奋进的姿态永争课改研究的一流!
(审/付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