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
  时间:2004年11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暗示是通过某种措施,实现自我体会的一种过程。暗示分 “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都是通过语言等信号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我暗示对于暗示性高的人效果较好。譬如要发怒时,给自己以暗示“不要发怒”,当遇到会引起心情紧张的事,给自己“不能紧张”、“紧张要出差错”的暗示等,往往可以起到缓解紧张、稳定情绪的作用。自我暗示只有在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自我暗示时要尽可能减少干扰。

  “他人暗示”是指将某种观念或行为,通过语言等信号暗示给他人,从而达到改变情绪和行为的效果。“望梅止渴”就是一个最有名的范例。显然,他人暗示的效果常与暗示者的身份、威望以及暗示者与受暗示者的相互关系等因素有关。他人暗示时还要注意接受者的个性特点,要轻重适度,方式得体,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接受语言暗示,有的人则更乐于接受眼神、手势等暗示。如果运用不当,会挫伤接受者的积极性,不仅达不到效果,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影响。

  暗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前线流行着一种因炸弹的爆炸震惊而得的心理恐惧症,叫“弹震病”,严重者竟四肢瘫痪。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参加了战时治疗,他凭借以往的声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暗示:他用笔在一个下肢失去知觉的士兵膝盖以下若干寸画一圈,并肯定地告诉患者,次日便能复原。第二天果然恢复了原状,这样日复一日地画圈,士兵很快地痊愈了。这就是医学上的暗示疗法。有些人生理上一点病也没有,可是怀疑自己有病,就变得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有“暗示疗法”经验的医生则对病人说:“我给你打一针特效药,保证你三天以后恢复。”针打了,病人果然神气活现地好了。其实,医生注射的是葡萄糖水,真正治好病的是语言暗示。

  暗示不仅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还可影响到人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中,反复给一个人喝大量糖水,经化验可以发现被试的血糖升高,出现尿糖,同时尿量增加。如果让被试者处于催眠状态,只给语言暗示,告诉被试者:你已经喝了大量糖水,但实际不给糖水,结果同样会出现血糖升高,尿糖和尿量增加的现象。这个例子说明,语言暗示可以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试者没喝糖水,但大脑还是参与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