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进课堂 优秀资源在身边
文/张飞艳  时间:2014年11月4日 浏览数: 打印

  为了小初衔接深层次推进,也为了较快引领初中部语文年轻教师把握课堂,提高课堂效益, 2014年10月31日上午9点半,初中部研培处孙晓晖主任带领张飞燕、李双勇、刘翔辉、程雪晴等十多位老师走进了附小杨梅老师的课堂。

  杨梅老师教学《迟到》,她首先创设情境,以“周末跟着父母出门游玩后想不想上学”设问导入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在师生共同概括故事后,以“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句话作为切入点,抓取关键段落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分别品读父亲的严厉和慈爱。最后设计练笔小活动“看着父亲送来的花夹袄,她想(  );看着父亲送来的铜板,她想(  )”收束课文。

  杨梅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巧妙,过渡自然,活动多样,知识点落实,听说读写皆具,学生参与度高,效率颇高,让在坐的听课教师受益匪浅。课后大家纷纷围着杨老师交流,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孙老师在课前先给年轻教师们布置观察任务:观察组织教学;观察如何调动学生;观察老师的点评点拨。听完课后,孙老师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并给予点拨:“杨梅老师课堂高效有两大原因值得学习,一是源自对文本充分解读后通过巧妙设计转化为学生听、说、读、写不亦乐乎的学习活动,因此才有来自生活的问题情境创设导入,才有有详有略节奏明快的趣味品读,才有几乎无一句废话的课堂语言,才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渡推进,才有简单流畅却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行进。二是对学生习惯培养的细致与坚持,体现在学生训练有素的举手投足,教师自然得体的举手投足。因此,我们看到了一堂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收获多多”的高效课堂。

  大家颇为感慨,小初衔接进课堂,优秀资源在身边。

  (审/付全中)

  附:部分教师的听课感受

   管中窥豹——听杨梅老师教《迟到》有感

  文/张飞艳

  这是一堂抓点精准的课,这是一堂设计巧妙的课,这是一堂“看得又考得”的课,这是一堂效率极高的课,这更是一堂躁动了学生,也躁动了我的课。

  “静息——坐直——起立”,干净利落;端坐,立书而大声朗读,训练有素;读完以“OK”手势提示老师,有趣,有纪律,还有效率;批注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的符号,得法;整堂课保证99%的孩子努力倾听不走神……我很惊讶,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老师究竟用了何种妙招,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这漫长的40分钟?原因是她的指令明确,时间把控恰当,才使得课堂流畅自然,节奏明快,效率高。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如下细节:

  1、在练笔板块的时候,一个孩子写着写着,背就驼了。老师轻轻地走过去,不经意地看他写的片段作文,双手扶着他的肩部,嘴里说着:“今天写这么长,真好!”手上却顺势将这个孩子的肩膀往上一提,孩子自然坐直。这是多么巧妙的方法啊。不着痕迹地教育,润物细无声。

  2、在字词板块的时候,换了数种识记方式。第一种:小老师教,同学跟读两遍;第二种,换偏旁对比识字;第三种,加笔画对比识字;第四种,打着拍子读字词。

  在品析语言的时候,更是动用各种形式:删字法、模仿朗读、ppt出示标注重点词、图片形象突显,想象填充……几乎每隔五六分钟,就变化一个花样,刺激保持孩子注意力,让他们时时刻刻处于思考状态。

  教学警语:课堂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规则之外,更得益于精彩的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教学!记住,你教了什么不重要,学生学到了什么才重要!

  观摩杨梅老师公开课有感

  文/李双勇

  从小学部五年级三班走出来的一刹那,我突然出现短暂的迷惘,我的语文教学在这么优秀的老师面前,竟是漏洞百出。

  整堂课听下来,我只能肤浅地评价“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无论从课堂的导入还是教学设计的连接,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却不带一点枯燥乏味,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杨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更多的是她对课堂内外的宏观掌握,把我们时常提及的“预设和生成”,天衣无缝地融进了课堂。

  首先,杨老师的导入就犹如梦中撼天雷,技惊四座,不仅仅将学生带进了她预设的学习情景中,也把在座的很多老师带了进去,当我猛然发觉自己是作为一名教师身份在听课的时候,课已进行了一大半,当时内心只有一个词——“恐怖”!小小的导入激趣,对于我们来说,仅仅可能是简介作者,欣赏视频那么简单随意,而她,只创设了一个“真心话大冒险”的活动,就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头,泛起的涟漪,许久不能停下。我不禁汗颜,原来,“导入激趣”,只要认真创设,也能玩得风生水起。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始终在围绕课本中的关键词,“严”和“慈”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却打破了我们常说的“一课一得”,她的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在她巧妙地穿针引线下,竟完成了“听”、“说”、“读”、“写”四大练习!而且一条主线下来,绝不脱离课本,有详有略、方法多样!原来,文本赏析,也可以这么丰富!

  让我敬佩的,是她崇高的教师素质,对于回答优秀的学生,除了作中肯的评价,她说得最多的,都是“谢谢你的回答!”、“回答得真不错!”“我真喜欢你!”等等鼓励学生的语言;对于回答稍稍欠缺的学生,她正确地去引导,还会说“有没有谁能帮帮他?”“谢谢,请坐,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教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学生努力发言,锻炼自己,这样的课堂,怎么不受学生欢迎?

  纵观整堂课,杨老师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课堂掌控,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听此一课,胜过几本优秀教案,几堂教师公开课,谢谢师父,给我这次机会!

  语文课应该这样上——聆听杨梅老师语文课《迟到》有感

  文/程雪晴

  2014年10月30日上午,在孙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到棠外小学部五年级三班聆听了杨梅老师的一堂常规语文课——林海音《迟到》。听完后真叫人大呼过瘾,连孙主任都直呼:“叫你们,没白来吧!”我们语文课常常提到“一课一得”,但在杨老师的课堂上,真可谓是“一课多得”。

  杨梅老师自身具有很高的语文教学素养,课堂上语言极其精炼,用语精准干脆却又不失亲切,集教师站上讲台本该具有的威信和亲和力于一体。整堂语文课,节奏紧凑,环环相扣,过渡极其的巧妙和自然,每一次的过渡不仅体现着精妙更是再为下一个环节进行铺垫。课堂容量大,却又不停留于蜻蜓点水,而是深深地渗透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杨老师的课堂流露着一份自然,毫无捏造做作的痕迹,学生的素养通过一堂课的表现就能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与杨老师平日之中对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悉心浇灌滋润密不可分。以上是杨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受,下面谈谈具体的收获。

  杨老师的这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我认为是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于整堂课,使孩子们四大基本功都得到实实在在地训练。开头导入的环节“真心话大冒险”,即“周末玩high了,想不想回学校读书?”,重点训练孩子们“说”这个能力,紧接着多样的“读”,教师教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读,学生起立读,拍手读,穿插进行,形式非常多样,充满趣味。接着概括文章大意又是对孩子们“说”的能力进行训练。之后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父亲的严和对我的疼分别体现在哪里?本环节将“听说读”交叉进行,使孩子们这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提高。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一个小练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杨老师对于孩子们“写”这个能力相当重视,孩子们练习本上呈现了几次练笔小片段,每次的内容都不同,非常具有针对性。本堂课主要训练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导向性和指向性非常明显。一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够在有限的一堂课中,将语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巧妙自然地融会贯通,真是太难得了。

  另外,杨老师既注重孩子基础知识的掌握,孩子们基本上在课堂上就能够消化牢记,又注重对知识特别是字词的迁移发散,通过换偏旁的方式,让学生不经意就能掌握字词,当堂掌握,当堂消化。杨老师对于幻灯片的运用也非常合理有效。重要的句子,在幻灯片上反复出现,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幻灯片图片的选取,字体大小、颜色的设置都非常到位,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杨老师教学上的细心和认真。杨老师的这堂课详略也非常得当,有重点。她将重点放在了体会品析表现父亲很严的句子上,而对父亲疼我的句子进行简单分析。这样使得整堂课指向性非常明显清楚。整个课堂氛围都被杨老师带动起来,课堂非常活跃却又秩序井然,孩子们都能够认真自觉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使得课堂效率非常高。

  总之,真的是很有幸能够聆听杨梅老师的这堂课,虽然是小学的课,但是却让我感受到小学课堂的独特魅力和迷人之处。聆听这堂课,我收获颇大,我想也许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的语文课已经上成这样,上的如此精彩,那我们初中语文课应该拿什么去满足学生日益变大的胃口呢?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思考着,我学习着,我收获着。

〖信息来源:棠中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