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文、图/张兰  时间:2017年12月5日 浏览数: 打印

  2017年12月3日,棠外初中政教处组织初一和初二年级部分班级学生近600人在音乐厅聆听了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讲师郑莉芳主讲的“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郑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心理学和刑法学。初中政教处副主任许放箭老师和校团委李雄老师全程参与。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郑博士的讲座全面讲述了校园霸凌事件的定义、危害、心理和预防展开。在讲座中呈现了多个生动的案例。同学们在案例中了解到,霸凌事件是在力量不均衡的双方之间反复发生的攻击行为。受欺负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表现出孤独、自卑、学习困难(注意力分散,厌学)、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有的还会出现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失眠,噩梦等。而欺负人的同学因不良个性特点会妨碍其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受到排斥。有研究表明,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少年成年后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倍。因此,校园霸凌事件对施暴方和受虐者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为了很好地预防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除了在国家层面教育部已经联合最高法、公安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之外,同学们应具备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倘若受欺负,要及时告诉家长、教师或同学;保持足够自信;多运动,培养健康的体魄;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点人际交往方法,比如忍让的界限,适当的展现自己力量(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善于表达自我情绪和态度,学会说“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以身作则,不做暴力家长;积极作为,用爱而非“溺爱”滋养孩子成长。老师在学校要努力创造“接受、包容和尊重”的校园文化,鼓励并帮助学生和谐共处。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未雨绸缪,棠外开展“校园霸凌心理因素探究与预防”知识讲座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一片净土,为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们自己都应懂得常识,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审/宣招处)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