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能 提高效率——记高中地理组“教坛新秀”校内大比武课例研讨活动
文/刘家旭 图/赵丽平  时间:2018年11月3日 浏览数: 打印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课堂效益,2018年10月,高中地理教研组举行了“教坛新秀”校内大比武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赵丽平、刘家旭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进行授课,但波老师在高二年级上了一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公开课。

  本次活动以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为内容。赵丽平老师以青藏高原旅游经历导入,激发学生问题研究兴趣。通过大气成分的“挑食”比喻,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层层递进地理解到大气的主要受热过程。而后,以月球表面为参照,学生在小组讨论、发言补充中推导出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后,通过温室大棚的内容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大气保温作用在现实中的应用。整堂课立足课标,思路清晰,轻松活泼,有效地帮助学生攻破本节学习的重难点。

提升技能提高效率——记高中地理组“教坛新秀”校内大比武课例研讨活动
提升技能提高效率——记高中地理组“教坛新秀”校内大比武课例研讨活动

  刘家旭老师以学生爬山经历分享为切入点,让学生在“高处不胜寒”与大气直接受太阳辐射增温间产生矛盾,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大气不同成分与太阳辐射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步分析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通过绘画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通过大棚技术的视屏导入,学生在情境中探讨大气保温作用。最后,给出各种与大气受热过程有关的生活现象,在活学活用中理解身边的地理。整堂课,目标设置清晰,情境设置生动,学生活动有效。

  但波老师讲授《工业地域的形成》。以钢铁、织布、汽车的工艺流程开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产业生产工序及空间地域上的联系,并联系珠三角大湾区的热点内容进行实际分析,最终回归高考题“横县茉莉花集聚”进行实战演练。在工业集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其劣势,并引出工业分散的概念。但波老师通过逐层深入的设问,使学生理解了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内在联系,紧扣当下高考热点问题,

  最后,高中地理教研组对三位教师的授课过程进行了研讨。与会的唐廷婷、黄郁寒、任东老师们认为,两位新教师的教姿教态自然、亲切、稳重、大方,课堂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式各有特色。赵老师教学情境首尾相应、图片生动形象;刘老师的视屏贴近生活,通过绘图落实知识。孙静老师梳理了本节课内容在整个必修一教材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教学中应该更加贴近本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地理原理,在高考实战演练中学会知识的具体应用发放与表达规范。

  三位教师感谢组内教师对自己的批评与指点,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更多地与其他教师探讨,借鉴优秀教师的思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尽快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知识系统,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审/宣招处)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