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文/周娟 图/刘瑞雨  时间:2019年3月19日 浏览数: 打印

  3月14日,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中学考古文物课程”高中选修课在我校开课了。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中心办公室主任、全国中学考古社联盟秘书长刘庆华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正教授做客棠外,为棠外学子带来了一次关于考古的学术盛宴。韦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大学与中国考古》的讲座,作为课程的第一讲。高中部办公室副主任邓思海为课程开课致辞,棠外人文考古社负责人袁祥龙老师组织了这次开课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讲座主要围绕着“什么是考古学”、“北大的考古学”以及“海昏侯墓马饰简析”三个层面推进。

  关于什么是考古学,韦教授以考古与盗墓为例,从二者的区别出发,认为考古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盗墓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二者的方法与手段不一样,考古讲究方法,而盗墓者往往不择手段。由此,韦教授引出考古的两个基本原理,即地层学与类型学。并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作了详细展示,让大家对考古中的地层与类型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使得原本索然无味的学术概念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其次,韦教授谈到了北大的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重镇,北大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培养了文物干部,奠定了考古学各个领域的基本框架,更引领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而说起北大考古学的大师来,韦教授更是如数家珍。贾兰坡、张政烺、尹达、裴文中、吴仲超、唐兰、陈万里、何国涛、罗哲文,还有提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苏秉琦和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作《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的邹衡等等。在一览老一辈考古学家风采的同时,更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此外,韦教授还对北大考古学的学科及专业方向作了简要介绍,指出文博学院文理兼容,学术氛围浓厚,欢迎广大优秀棠外学子报考。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全国中学考古文物课程在棠外开讲啦

  最后,韦教授借分析海昏侯墓马饰,以独特的视角分别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地域所出土的文物,通过中国与朝鲜等国的文物对比,中国考古学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兼收并蓄。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正如韦教授所言“考古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转换,是一门可以触摸得到的学科。”韦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让棠外的学子真切地触摸到了考古学,感受到了考古的魅力。

  (审/宣招处)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