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高中部学生国旗下讲话——《担当》
高一8班团支部  时间:2019年4月2日 浏览数: 打印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是国学经典传诵人,高一8班全体同学。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北宋理学大师张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末清初,顾炎武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么,儒家担当观的主要内涵有哪些呢?

  第一:责任意识。

  孟子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唐代韩愈也是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宋代范仲淹常自诵道:“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清代林则徐慷慨自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二:忧患意识。

  《论语》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诗圣杜甫有诗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最典型地反映儒家担当观中忧患意识的,当是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三:奉献精神。

  屈原在《离骚》中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圣杜甫笔下的三国名相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面对百姓的疾苦也誓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宋代陆游在《夜泊水村》中写道:“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明代张居正誓言:“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他复何言。”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则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