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文/高一八班 杨黄欣蕊 图/高长平  时间:2019年7月11日 浏览数: 打印

  中国之心,华夏之源。7月7日,成都棠湖中学外国语学校高2018级研学的90余名同学,在研学旅行负责人袁祥龙老师,年级组长林仕虎老师,班主任莫小君、高长平、任卫东、陈豪、张泽明老师的带队下,来到了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中原河南,领略我国源远流长历史的文化底蕴。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古往今来名扬中外的洛阳城,参观了著名的洛阳博物馆,体味到了各种时期文物的古朴风韵。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与三国英雄关羽头颅的墓地关林,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石刻技艺的精湛所震撼,又为一世之雄从英勇征战沙场到最后身首异地,难归故里而感到惋惜。期间,师生进行了深入的研学交流。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追寻历史遗迹 感悟荣光辉煌——记我校高2018级中原研学旅行

  (审/宣招处)

  附:学生研学旅行心得

   住进书画里

  洛阳的太阳真是比成都来得烈。成都是一碗清酒,洛阳却更浓烈醇香,像天气一样。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抵达了今日的第一个目的地:洛阳博物馆。

  我自是很喜欢博物馆的。这些弥漫着岁月、泥土、自然味道的古物,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我。

  布泛黄,那上面画着一尊尊佛,每一尊的表情都不一样,每一尊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佛说:“每一个生命的相遇都是一段姻缘。”于是,我和佛在这里相遇了,和佛结下一段浅浅的尘缘。

  纸泛黄,那上面画着梦里的洛神。《洛神赋》写在画的两侧,画面上,写在人的旁边,眼睛里面。光是听着名字,洛神就已经拥有了我所有形容美好的词。洛神住在画里,此刻我也住在画里。我听不懂她繁杂的一世,我只听见她的心跳声。也许这心跳是我的,是我的心虚,是我在窥伺她美丽的故事。

  杯透亮,白玉杯说着话。告诉我她那脱俗的白,是月光赠的。玻璃杯说着话,告诉我那沉沉的蓝色,是大海倾注的。

  屏风立,那屏风清晰地描绘这人间四季,像极了《哑舍》里那张帝王眼里的《四季图》,只不过这一版是清代的。

  我想拥抱它。如果我可以变成一个巨人,无限延长我的双臂,我多想紧紧地抱住这博物馆,像一位母亲抱住自己最喜爱的孩子。

  我想活在里面,穿梭在每一张画里,住进去。

  ——高2018级7班 白蕴洁

  参观洛阳博物院心得

  第一次去参观洛阳博物馆,让我们对洛阳十三朝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对洛阳历史的辉煌有了更大的体会。

  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尊贵文物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有一点遗憾的是白玉杯(我国三国时代玉器中的极品)被调走了,我们没有一睹它的魅力。

  在游览过程中专心地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我们仿佛在历史的长河里漫游,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我们感受着时代的变迁,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同时我们也领略着各个朝代的独特文化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比如:从永宁寺遗址出土的泥塑佛面像。虽然那幅泥塑佛面像残破不全,但依然能给我们一种美感的存在!这就叫做艺术感染力!面部慈祥、宁静,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像蒙娜丽莎微笑般迷离,简直可以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至少在我的心中有一种很高的艺术美感,让人感受到残缺美。残缺不是人们向往的,人们往往向往的是完美,可是遗憾却是历史、社会、人生中常常出现的真实存在,完美却是不存在的!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藏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向人们展示科技进步是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它既要展示和传播当代的最新信息,又要展示和传播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要把这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反映在陈列展览中,让大多数观众能看懂并感受到。

  参观结束后,更加激发了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的激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化,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参观了这些古代的文物,我们不仅懂得了许多知识,我们还为国家有那么多的古代文化而感到骄傲。洛阳博物馆新馆,着实让我们领略到了“河洛文明”和洛阳千年帝都的文化魅力。

  此次参观,我们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这不仅仅是视觉上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希望同学们从这次参观中能有所收获!

  ——高2018级 钱俊羽

  

  龙门游

  天色初亮,街道上车也还未多起来。我们便开始收拾行装。昨日,听说了今天要去龙门石窟,我本不怎么期待,然而后来的事却是我未曾料到的。

  顶上是灰灰蒙蒙的一层天空, 风吹来,有点儿冷,劲头也有点大,吹乱了我们的头发。车沿着伊河平缓地驶着,我们默默地看着伊水。在两岸青山间,伊水悠悠地走着,波光闪烁,泛着将要溢出来的绿色。

  望着伊水,我生出了一丝自由和闲适,也不禁对于在伊水旁的龙门石窟产生出了一些好奇,直真正到了的石窟,踩在坚实的砖石上,我才彻底弃去了心中的杂念,专心于这场奇妙的交流。

  石壁边攀遍了活泼的叶子,送我到栈道下,我一步步踏过先人的足迹,与千百年前的故友一同来到佛像前,表达内心虔诚的愿望。他们以清澈目光望向佛,望向他们的信仰。

  我随他们的目光看去,看到北魏时清瘦的释迦摩尼,看到石窟外壁威严的守卫;我看到 “胜利”手势的胖胖的大佛,看到万佛与他们的窟顶壁画和石刻文字;我看到仅是耳朵就比我高出了三十公分的卢舍那大佛,看到身材伟健的力士。佛亦回以慈祥的浅笑,微微凝视着他们,凝视着千百年后的我。

  此处,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龙门石窟,凝聚万人诚心,承载千年厚重。纵使长江无穷,它亦以时代时光守护华夏,从容淡然。

  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不虚此行,值得了。

  ——高2018级7班 王月

  历史底蕴,古城风韵

  龙门石窟•关林庙

  第一次来洛阳,便被洛阳众多的名胜冲昏了头脑,洛阳果然不负“半部中国史”的名号,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而其中最富盛名的当数龙门石窟与关林庙。我站在龙门石窟前,觉得似乎是冥冥中有什么指引着我不远千里来到了这里,隔着巨大的雕像与生动的壁画,我似乎听到了千年之前的灵魂在向我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它与云冈石窟以及敦煌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它不仅是雕刻与书法的典范,其本身所传递的佛教文化也让世人叹为观止。洞窟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万佛洞,据导游说,万佛洞中佛像有大有小,其中最小的仅有两厘米之高。我和同学一下子被激起了好奇心,连忙上上下下的到处看,但是可能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只好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龙门石窟。另一个非常具有传说色彩的就是龙门石窟中唯一一洞没有完全完成的雕像。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洞是当时武则天在位时下令修建的。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在位仅有24年,随着她的逝世,这个洞窟中佛像的雕刻也随之被搁置,后来也没有再被完善。于是便形成了龙门石窟中唯一一栋没有完全完工的雕像。

  接下来去的便是关林庙。相传关公死时,首埋于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而我们要去的便是处于洛阳的关林庙。其中有一副对联甚是醒目:义存汉室丹心耿,志在春秋浩气长。歌颂的便是关羽这一生。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树,长着长着便长到了一块儿,这些树就被命名为结义树,暗含兄弟情谊,同生共死之意。

  下午是休闲时间,细心的老师和导游已经为我们挑选好了一条洛阳老街。长长的街道,一望无尽。看到路旁的小店里各种精美的小礼物,原本的计划立即被打乱了。我们在老街上行行走走,寻寻觅觅,结果一看时间离集合已经不早了,就草草的吃了些东西,便赶向了集合地点。在洛阳,我充分感受到了历史与城市融合的魅力。如果没有了历史,失去了古色古香的气质的洛阳只能算做是一座普通城市;同样,若是失去了洛阳历史也不再是这般的迷人。在洛阳,与历史同行,感受历史底蕴,慢品古城风韵。

  ——高2018级8班 张子衿

  

  老人的礼物

  以前,我只在历史书上看到过龙门石窟,终于有幸能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天气里,走进这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门洞里,听听石头说话。

  龙门石窟是岁月的形式。它的开头是浩瀚的大江,是宏伟的大桥,是吹拂的杨柳;它的故事是风化的洞窟,是沿路的尊尊残缺的佛,是千年的时光。

  我踏在去石窟的古石板上,听着老师讲着这条路的故事。这里曾是悬崖,曾是波涛,被风啃噬,被雨侵打。它修得坚固,是由铁水倾注的,一如古人虔诚向佛的心。有一位老者在身后叹到:“时间真是一位老人啊。”我转过头去,他却只是呵呵地笑着。我不解,时间没有年龄,怎的就成了老人呢?

  队伍毫不怠慢地行进着。那些佛,清瘦的出自宋清,圆滑的出自盛唐;身子是黄金比例,脸庞是完美曲线。我惊讶,几千年前,是怎样的工匠在这峭壁上完成了这些不可思议的工程?是怎样的毅力,让这些佛像从粗胚到定型到打磨变成这些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神灵?那些墙,如小字一般,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全是姿态不同的佛像。我敬佩,是怎样的想象力,怎样的创造力,才能让这些顽固的石头,在年复一年的洗涤中,表现出生命?

  我想到,他们原来也是清晰的,原来也是色彩各异的,原来面前也有无数的香火为他们燃烧。他们也曾是新的,而如今更加宝贵,又何尝不可说是一份岁月的礼物呢?岁月是一位老人,带来裂痕,带来模糊,却使这一切变得弥足珍贵,使记忆永远不被风华。

  我诧异,原来,那位老者也送给了我一个礼物。

  之前看到,人生需要四种修为:一是忍得过。忍得一时之气,消得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二是看得破。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三是拿得起。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不逃避,直面惨淡的人生。四是放得下。放下偏执,放下不甘,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当佛眼中的琉璃望向我,当佛的嘴角上扬,我突然明白了这礼物的意义。

  ——高2018级7班 白蕰洁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修建,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中写“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今天的龙门石窟也下了点小雨,庄严的佛像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也蒙上了一层神秘与朦胧的色彩。

  我们一进景区,远远的看见山上挖掘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形态万千、各式各样的佛像就雕刻在这些石窟中,这些佛像大的身高数丈,小的只有鸡蛋般大小,其中有身形圆满,神态庄严的卢舍纳大佛,有安详自在,微露笑意的释迦摩尼佛,有举止从容,文静端庄的观音菩萨,个个美轮美奂。

  一路上同学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尽量多的获取知识,有同学孜孜不倦的向导游询问,有同学请教随行的老师,虽然路途辛苦,但同学们深知这次旅途的意义,各位好奇的目光,赞赏的表情与少年的青春活力留在了我的相机中,也留在了我的心里,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热情,享受这段旅程,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龙门石窟经过1300多年的风雨洗礼,佛像依然用平和的目光看着远方,我相信,它们虽不能言,却也在期盼着我们中华文化能走向世界。

  ——高2018级7班 陈乐一

  龙门石窟及关林游后感。

  今天天气特别好,没有昨天那么炎热,带着好心情我们一行人一早便赶到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于伊水的两岸。一进景区,我们面前就展开了一幅大江东去与杨柳依依相结合的风景图。随着逐渐深入,一个个小小的洞窟开始出现,洞窟里的佛像或大或小,雕刻得非常美丽。有的正在讲经说法,有的在沉思,有的拈花一笑,显得十分神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有东方蒙娜丽莎之称的卢舍那大佛和万佛窟里一万五千多个四厘米高的小佛。想象着我们的祖先在绝壁上挥洒汗水,使用着最简陋的工具,开凿出这么多精美的佛像,我不禁感叹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但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佛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的头没了,有的手没了,有的整个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洞窟。这一切有许多原因比如自然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为的破坏,有的毁于战争,有的毁于灭佛运动,甚至到了今天还有游客做出损坏文物的行为。这些文物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象征,是祖先们留下来的遗产,我们应当尽力去保护他们,而不是破坏。

  离开龙门石窟后我们又去了关林,在那里,我们参观了埋葬关公头颅的坟墓,了解到只有圣人的坟墓才叫林,帝王坟墓叫做陵,诸侯的坟墓叫冢。而中国只有关林和孔林两座林,这足以体现关羽在中国的地位。看着眼前五百多棵柏树和诸多的塑像,遥想当年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的壮举。不由心生感慨,正是因为他忠义两全、信守诺言,人们才把他称为武圣,才倡导学习他的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向关公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龙门石窟让我们体会到了整个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关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为我们指引了完善自己的方向,而最后的老街之行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三朝古都的风土人情。我相信只要多去看、多去想,这次游学便不虚此行。

  ——高2018级8班 陈子麟

   归

  久仰大名,乘兴而来。 “相传很久以前,于谦来到一家名为胡记的小摊喝汤,治好了自己的风寒,胡辣汤由此得名……”脑海中浮现出市井小镇的热闹街市,达官贵人们早起喝着今天的第一碗热汤,谈笑风生……

  盛唐时期天下太平祥和,那龙门石窟一尊尊熠熠生辉,雄伟壮丽,诉说着世事的盛衰更替,低吟着流传千古的政史。

  缓缓而行,卢舍那佛尊体态丰腴,面相慈祥,雍容华贵,气势恢弘,衿飘带舞,一笔一划刻画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一石一瓦堆砌出唐代物质发达文化灿烂的大国风姿。有些小佛龛被偷盗或损坏,莲花宝座空空如也, 白鸽徐行静候灵归。残缺不全是一种美,让我想到了郑愁予的错误,马蹄轻轻,春风拂面,勾起姑娘的一丝激动,满心欣喜,拉开帘幕却发现是过客匆匆而行,却营造了一种余音袅袅的别有韵味。大概这就是我最深的体会吧,也许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情怀……

  拾级而下,已是红脸关公,手握卷书,一字浓眉似卧蚕,飘飘随风五缕髯。傲视天下丹凤眼,青龙偃月刀光寒……一行行行人,烧酒,祭拜,感叹古人的壮志豪情,传承着武将之魂。钟鼓击打,香烟袅袅,那一棵棵参天大树,挂满了人们希望的福音,寄托了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对子女、对爱情、对人生的追求。

  豫剧唱腔,二胡伴奏又让我融入了这市井小镇。牡丹花香散逸着,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谈着天缓缓踱步而行,老人的拨浪鼓如约响起,时光仿佛缓缓流淌,唤起那份最古老最童真的记忆。

  佛龛,神庙,小镇。

  一直诉说着洛阳的故事,却也成了我的故事……

  ——高2018级8班 陈颖

  

  洛阳游记

  陶行知曾言:行是之知始,知是行之成。秉着大师的话我们棠外研学旅一行便踏着知行合一的步伐跨东西,越南北向西南一隅由中原开始了求知之行。第一站便停于六朝古都洛阳城。第二日的行程起于龙门石窟,途径关林,止于洛阳老街。

  踏着晨风,寻北魏至唐的盛世风采凝在宝相庄严上,散在风中流沙中。迈入炀帝龙门,随灞旁柳漫漫,终是见了石窟真容,断壁残垣倔强地屈于围栏中,无头佛像拖着残肢断臂无言地诉说着盛世兴衰。越是一片星罗棋布、蜂巢密布,越是让人想起十三朝古都的歌舞升平、昔日此处的梵音似涛起潮声,越是令人唏嘘不已。抖下风尘,缓踏石磴,临了奉先寺前,到了卢舍那像下,惊愕将唏嘘击碎,琉璃眼含笑,仿佛那芸芸众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切皆是儿戏,随着眼前的碧波一齐逝去,只是须臾。

  正午刚去,承着千古赤胆的相邀迈入关林堂中。林中古树便是魁伟雄绝,由正堂向四周呈散开式,好似亭侯之威势随时可乘风向九霄。不禁随古人齐叹‘破虏忠名万古秋,至今千载英魂在。’香火烟引着我再向前寻,只見宝殿中赳赳武夫正坐,美髯公轻捋胡须,身旁两位小童一人一手一盘一秤,端正世间商道。林至尽头,漢寿亭侯牌匾下便是武圣头颅,冢前祈愿硬币叮咛不断,好似关公英魂也在这片叮咛谱曲与香火缭绕间永存。

  虽是放榜在即,来到洛阳老街,还是与友人一齐租下五辆单车,仍是要尝尝昔曰曹子建皇城纵马的魏晋风流。迎着微雨和煦与同道一齐荡涤胸中那点可怜的墨水推敲着一句两句,看着沿路老街石板斑驳,街边仍是古时的亭台轩榭,斑驳城墙上在这现代中重点华灯。街上的水席一桌又一桌,幻想着老城的传奇就装在那桌上的酒瓮中,讶异着牡丹酥中花香四溢仍骄傲着花城的名。

  回路上,等着大巴的亭中,旧皇城的老人拉着二胡,齐唱着梨园旧曲,苍苍老嗓讼着盛世的相馈,叹着旧日不在,待着今日的故事新章……

  ——高2018级7班 曹轩荣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