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研·共修 ——记“张海艳名师工作坊”研讨活动
文∕朱艳云 图∕顾庆莉  时间:2020年5月15日 浏览数: 打印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张海艳名师工作坊于5月12日下午二、三节课在极课办公室举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长刘广生、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研讨,研讨活动由邹倩老师主持。

共读·共研·共修 ——记“张海艳名师工作坊”研讨活动
共读·共研·共修 ——记“张海艳名师工作坊”研讨活动

  活动一开始,朱艳云老师就整本书的有效阅读展开讲解,主要从成书的缘由、内容概述、作者介绍等相关信息入手,结合老师自身的成长阅历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地插入了阅读方法的点播,引导学生研究目录,对目录进行分组和重组,选择小组内最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阅读,最终形成问题单,师生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个性化解读。

  何璋老师侧重于对文本当中某一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激励学生用著作中的观点来分析我们所知的文化现象。何老师以身示范,提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古典诗歌中的思乡主题,回溯农业社会中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将诗人的作品放到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去思索和寻根问底。引导学生从乡愁诗与家庭亲情、乡愁诗与风土人物、乡愁诗与故土故国和乡愁诗与田园隐逸等方面展开阅读。

  工作坊的其他老师结合各自的感悟各抒己见,有老师提到这本书中关键概念该如何理解,有老师提到了书名中“乡土”的含义,还有老师提到了如何将整本书的阅读与高考有效的衔接。

  教研组长刘广生老师分享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他指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用生动化的方式进行记录。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国家的过去、思考国家当下的建设和预知国家的未来。通过阅读经验来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名师工作坊导师张海艳老师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研讨,思维的碰撞。她强调说:“《乡土中国》虽然是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的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我们要从语文的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民族自信。”张老师还推荐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题为《如何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的文章,启发老师们深入研究和探索,并就下一阶段的研讨任务进行布置和安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讨,老师们对整本书的阅读都会有更清晰地认识和更多的收获,我们将一直在路上探索。

  (审/宣招处)

  

〖信息来源: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