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自己不发怒
张平秋摘抄  时间:2006年11月8日 浏览数: 打印

  在漫长怒是一种不良地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是时,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种情况对人的健康不利是不言而喻的。怎样使自己不发怒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方法:

  回避法。

  生活中遇到令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当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怒自去一半。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

  转移法。

  在受到令人发怒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主动的在大脑皮层建立另外一个兴奋灶,用它去抵制或削弱引起发怒的兴奋灶,就会使怒气平息。比如盛怒之下的妻子,看到孩子天真的表演,会怒气全消就是这个道理。

  升华法。

  怒从何而来?常常是因为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导向最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一次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控制法。

  这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意志修养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台湾电影《昨夜星辰》中,男主人公周建邦的母亲常常教育他“凡事包涵、凡事忍让”,凡事包容就是一种控制怒气的格言。有人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怒是一种退化的行为

  达尔文认为,动辄发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现象。经常发怒是情绪修养欠佳的表现。它不仅使发怒者痛苦、沮丧,也使周围的人少了许多快乐。

  情绪转移法――火上来的时候,马上换一个环境,最好能和谈得来的朋友到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听听音乐,就会渐渐安静下来。

  价值否定法――发怒不代表强大、英雄气概,发怒不能解决问题,要想制怒,应把发怒视为困境面前山穷水尽的象征、无计可施的软弱表现。只有否定发怒的价值,才能为理智的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能量宣泄法――怒气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可以通过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较剧烈的体育运动释放,或者找一个你所信赖的人尽情的倾诉,使心中的怒气得到无害化的表达。

  评价推迟法――怒气来自对刺激的评价,这刺激也许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讽刺的话,甚至可能是一个误解。事发当时使你怒不可遏,可是过一段时间再评论,你或许认为这发怒就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