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黄光成:打造民办教育航母
华西都市报2009年3月17日登载的“四川省十大教育风云人物”展播系列文章《黄光成:打造民办教育航母》。2008年12月,在由省教育厅、华西都市报社主办,全国13家主流媒体、四川在线网络媒体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四川教育品牌榜中榜”评选活动中,棠中外语学校黄光成董事长当选为“四川省十大教育风云人物”  时间:2009年6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hxdsb20090317

  

  在中学校长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头上有那么多的光环:成都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模、首届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全国杰出民办校长、全国突出贡献教育专家。2004年国庆,应邀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国庆观礼活动,作为全国劳模的5名优秀代表之一,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2005年10月,被聘为四川省首届督学。2008年1月,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头,荣膺“中国改革优秀人物”。2009年1月,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教育风云人物”,影响中国西部教育的十大风云人物之一。2009年2月在《红旗画刊》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基础教育30校30人推选公众投票活动中当选为“全国卓越校长”。

  光环的背后,是他缔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1991年,从2万元资金、27亩土地起步,创建双流棠湖中学,其后只用了10年,就以“飞人”的速度完成了棠中“三级跳”:3年建成四川省合格高完中,5年建成四川省重点中学,10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造了蜚声全国、辐射全川的“棠中效应”。

  2003年,秉承棠中理念,传承棠中改革精神,一所全新机制的现代化股份制学校——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在双流航空港拔地而起,短短几年便异军突起、一鸣惊人,被评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

  在教育界有一个共识,“一位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黄光成的创业经历,正是这句不变真理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棠中、还是在棠外,一所学校的发展,有他就有梦想,有他就有希望,有他就有方向,有他就有奇迹。

  作为“四川省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棠中、棠外的发展史就像一部气势恢宏的传奇,高潮迭起,引人入胜。17年来,这部传奇的总撰稿人——棠中、棠外的领军人物黄光成率领着他的“精锐之师”,不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他的改革观——励精图治兴办学校 教育改革缔造传奇

  

  黄光成是“老三届”,1966年高中毕业后,参加过社教,务过农,后入成都师专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双流县黄甲中学,先后担任化学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在他担任校长期间,该校的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双流县初级中学前茅。1991年春,还不具备本科学历、只有乡中校长资历的黄光成被双流县委、县政府破格委以重任,创建棠湖中学,27亩土地、2万元启动资金是他的全部“家当”,就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黄光成却雄心壮志:“要办就办一流的学校!”

  一幢教学楼孤零零地耸立在稻田边;办公室简陋而拥挤,白天是工作场所,晚上是教师宿舍;学校尚无历史积淀,口碑和知名度都无从谈起,生源大都是别的学校“挑剩的”……

  “五六年内,我们要办成省重点!”黄光成的豪情壮志被当时的许多人看来,简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棠中刚刚建成开学的1991年秋,在“元老们”终身难忘的“黄龙溪会议”上,校长黄光成此话一出,不少人顿时瞪目结舌:“这么薄弱的底子,不要说五六年,恐怕50年也办不成省重点!”一位来自省重点中学的老师和黄光成打赌说:“10年内棠中办成了省重点,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大大低估了黄光成创新的改革步伐、创新的能量棠中。1991年棠中建校伊始,黄光成就以超凡的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用市场经济学原理经营学校。”他跑遍了当地的银行、企业,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想方设法筹措了500万元,负债建校;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全面彻底的“三包一制”(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经费包干),教师全部面向省内外招聘,校内教学岗位三年一聘,非教学岗位一年一聘,形成动态优化,职称评、聘分开,既可高评低聘,也可低评高聘,打破“铁饭碗”和平均分配。这种有利于竞争、有利于发展的机制创新,为学校的高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的棠中,规模逐年增大,到2000年,就达到高中30个班、初中25个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的规模。

  5年棠中创“省重”,10年棠中创“国重”,达到了一般中学几十年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传承棠中改革精神,2003年的棠外在体制创新上更进一步,这是一所现代化股份制学校,教师以自然人身份入股,真正成为了学校的“老板”和“主人”,学校的事情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事情,最大程度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2003年棠外诞生时,尽管有创办棠中的成功经验,尽管黄校长的能力有目共睹,许多老师还是心存疑虑:时代变了,年过半百的黄校长还能与时俱进吗?学校实行股份制,老师个个都当学校股东,是挺吸引人的,但有机遇就有风险,如果学校办不好,不仅分不到红,本钱也有可能赔进去,这种风险我们能承受吗?公办教师的身份和地位怎么办?生源从何而来?……如今,5年过去了,从2004年春节时黄校长借钱为大家发1000元过年费,到学校逐渐步入良性轨道,当初的投入也开始有了回报,老师们不得不叹服:“黄校长就是有远见,总是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跟着他,就有希望!”棠外短短5年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跃而成“中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成为国内极具影响力、响当当的教育品牌。

  棠中、棠外异军突起,缔造四川省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黄光成因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获得一项特别的荣誉“中国改革优秀人物”。

  

  

  他的发展观——敢为人先永争一流 全心打造教育航母

  

  1996年棠中评“省重”后,不少教职工说:黄校长,我们可以歇口气了吧?

  2001年棠中创“国重”后,很多教职工说:黄校长,我们该满足了吧?

  2003年棠外创办时,不少亲朋好友说:老黄,你已年近六旬,功成名就了,还折腾啥呢?

  黄光成的回答斩钉截铁:千万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不进则退,甚至步伐慢了也等于后退!我们既要不断超越别人,也要不断超越自己。黄光成曾说,“棠中人有一种精神,这就是——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拼搏精神。棠外传承了这一精神并且不断丰富它的内涵,棠外人的目标是:更高、更优、更强!我们永远不会满足!我们的追求无止境。”

  棠中建校伊始,是一个“三无”学校,没有住房、没有食堂、没有厕所。地上泥泞不堪,吃饭要走一里多路,上厕所跑得很远,老师租住的农舍七零八落。黄光成一人承担了几个人的工作,他一边抓教学、一边抓基建,还经常忙里偷闲地到教师家问寒问暖。“安居才乐业,安心才能敬业。”建校不久,黄光成就提出:第一步要搞“安居工程”,然后再搞“安心工程”。从建校的第二年起,老师们就陆续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居。为解决外地教师的后顾之忧,他不辞辛劳为教师们解决家属调动、子女入学问题。他曾为患病的老师求医问药,亲自把药送到他们手里;他曾吩咐下属,借钱给新招聘来的老师买家具,还把自己的电视借给老师看。

  棠外在实行股份制,从法律上、机制上赋予教师主人翁地位之后,还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办学目标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凝聚人心。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做到“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情感投入”。为了让老师感到被信任,进而产生归依感,黄光成在管理上从不搞硬卡严压,而是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使每个教师在这个集体中感到有奔头,能心情舒畅地尽情发挥自身的潜能。

  现在,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有专任教师300多人,不乏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其中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占50%。近四年来,学校教师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51人次,三等奖211人次,省级市级奖258人次。2人被评为中央教科所教改实验基地优秀工作者。

  2009年3月11日,是棠外又一个值得瞩目的日子。这一天,由成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和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的川南知名股份制品牌学校——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第一届董事会宣布成立,由黄光成先生担任董事长。董事会的成立,将为学校全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在黄光成的带领下,又一所全新机制的学校即将在川南喷薄而出,在缔造了“四川省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后,黄光成打造的民办教育航母即将出扬帆远航。

  2008年9月,翠屏区人民政府就与成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正式签定合作办学协议,黄光成校长率领强大团队,在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棠外为主体、以翠外为基础,总投入1.6亿元,建成占地15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两个大型塑胶运动场,规模为90个教学班,在校生3600人,集小学、初中、高中和出国预备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示范学校。新校全面建成后,将进入民办学校川南前三甲、四川前10强、全国前100强。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建成后,将成为宜宾民校航母,开启宜宾民办教育新时代!

  对于新学校,宜宾翠屏区领导评价说,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是四川省民办前十强学校,在国内都属一流民办学校,棠外能到宜宾办学,对进一步保持翠屏区民办学校的领先优势,全面促进教育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宜宾人民迫切需要这优质教育。在以前,有不少学生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多把学生送到成都、绵阳一带去学习,每到节假日,都会组织车辆去接送。可见很多学生家长是多么迫切子女成才。

  “省内其他城市首次成功引入成都民办学校品牌,这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高水平办学,高标准要求自己。高水平办学,我们永远不会满足!我们的追求无止境。”黄光成如是说。

  

   

  他的国际化视野——外引内联开门办学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黄光成说:“关门办学办不出大气的学校。”2000年,在很多人不解的目光中,黄光成亲率招生队伍赴京,成为进京招生的第一所外地中学。专家指出,这标志跨区域的中学生源争夺已经拉开序幕,基础教育竞争局面进一步形成,将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有一年,黄光成搭其他学校的团出国,受到一些歧视。回来后黄光成校长就给自己说,国际交流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我们学校也要自己办一个国际部。在黄光成开放的办学思想引导下,棠外从不停止“外引内联”的步伐,通过高位嫁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棠外率先实施了多元化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国内及国际知名大学强强联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办学之路。学校先后与英国布鲁克豪斯学院联合开设了剑桥高中课程,与教育部中教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开设 “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与北京捷恒森文化交流部联合开设西班牙语实验班,今年还将与日本、加拿大一些机构和高校联合开设出国预备班。学生毕业后,可报考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等世界1000多所知名大学。 学校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生源基地、成都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外国语大学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生源学校。是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指定公派留学生和古巴政府奖单方学金项目学校。是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定点派出和接待学校,是美国美中文化教育基金会“成都交流中心”。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院、芬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10多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邀请和接待了上述国家的艺术团、教育考察团、足球队等到学校进行为期一周至一个月的教育、文化、艺术、体育交流和考察、学习活动。自2004年8月起,学校先后招收了一批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泰国、比利时、芬兰、韩国等国家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吃同住同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在近三年时间里,学校已输送了26名优秀国防生,50名文艺特长生,22名小语种提前单独招收的学生。20名学生被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录取。12名学生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并享受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7名学生被古巴哈瓦拉大学录取,并享受古巴政府全额奖学金。另外还有近20名学生进入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以及美国的多所大学深造。这种多元办学特色、多途径成才渠道,已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积极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聘请国内数十位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为学校艺术体育教育发展顾问,为上述重点高校培养和输送艺体特长生。

  

  

  他的育人观——国学经典启迪智慧,六会一长传承精髓

  

  “仁德志譞”——黄光成手书的校训刻在棠外校园的一块巨石上面,也镌刻在每一位棠外学子的心灵深处。四字校训贯穿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措施。在这里,棠外的老师必须练好三笔,其中一个就是毛笔,学生也是要求练毛笔字和经典诵读。学校还给学生开设了《明礼诚信孝》课程,中国传统的东西在这里得到充分重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交汇。

  学校用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学生心志,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空间。学校注重环境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校园内的花丛、绿化带、走廊、教室墙上随处可见励志的古诗文句及名家名言警句,同时,棠外在小学部开设了“国学经典集萃”,在初中开设了“儒家经典名篇诵读”等校本课程,让国学经典开启孩子们的智慧,用“国学”开阔的胸襟,高雅的情趣,培养孩子们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

  在黄光成看来“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比培养博学多识的人更重要。”为此,棠外始终把“培养勤劳、智慧的具有华夏传统美德的现代中国人;培养立志高远、意志坚定、勇于攀登的世界公民”作为办学宗旨,确立了“六会一长”(会做人、会求职、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自2003年建校以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棠外特别注重“做人”教育,“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育中突出“五心”:爱心、关心、细心、耐心、热心。他们每天专设一节“思品课”,创设了“德育导师制”,真正做到只要有学生在的地方就一定有棠外老师的深切呵护,老师的关爱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他的处世观——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献身教育书写春秋

  

  生活中的黄光成,威仪而不失慈祥,严格而不失宽容,刚强而不失温情,豪爽而不失细致。“宁静致远无所求,献身教育写春秋”是他始终如一的精神和行动,成为他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在黄光成办公室的墙上,曾钉着一颗钉子,专门用来挂输液瓶的钉子。每当医生劝他住院治疗时,他总是说:把药开给我就是了。于是,他时常在办公室边输液边伏案工作。熟悉他的人都说:“在黄校长的时间表上,从来就没有过寒暑假和双休日。”

  棠中建校的第二年,教师住宿楼建成,黄光成明确表示自己不分房子,当首批招聘的20多位教师搬进宽敞舒适的新居的时,他依然住在祖辈留下的家离校20多里、需走一段田间泥路才能到达的简陋农舍,早上天没亮就从动身,赶到学校检查早自习,晚上要到十一、二点,才拖着一身的疲惫,打着手电筒踏上乡间小路回家。此后,一幢幢新住宿楼相继建成,一批批教职工陆续入住,但他迟迟没有给自己分一套,每天早晚往返奔波于乡村农家和学校。他不辞辛劳为教师们解决家属调动、子女入学等问题,但当县教委领导主动提出把他的妻子调进县城时,他却谢绝了。他的子女在棠中上学,没有丝毫特殊之处。

  “宁静致远无所求,献身教育写春秋!”1991年棠中草创时,黄光成怀着一腔热血,挥笔写下这朴实的诗句,表白自己的心迹与志向。这首小诗浓缩了他始终如一的精神和行动,成为他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转眼10多年过去了,当这首小诗从熟悉他的人嘴里脱口而出时,棠中、棠外走过的光辉岁月,已然在他们的眼眸中闪动。

  “桃李满天辉宇宙,人生最美是教书。”2007年,黄光成在做述职报告时,曾借用这句诗,道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仍将坚定不移地选择教育作为我的终身事业;坚定不移地坚持“奉献是最大的人生价值”的座佑铭;坚定不移地选择与大家同甘苦共荣辱;坚定不移地与大家再创学校的新辉煌!”这一番肺腑之言,赢得了教职员工经久不息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