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召开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
棠湖中学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科研室   时间:2006年12月14日 浏览数: 打印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一)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一)

  棠湖中学暨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于12月9日在棠外音乐厅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六会一长”人才重要举措。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祟高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次会议是学校校长黄光成“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的教学,精细化的服务”思想的重要体现。

  会议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基础教育发展纲要》和教育部《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展示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目标。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中发展,发展中提升, 实现素质教育新突破。”会议从10月至12月,通过教学论文、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评选,校本教材、优秀教育论文的交流和评选,青年教师赛课和青年教师论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课件和网站展示等活动,全校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强了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会上,黄光成校长作了题为“创新中发展,发展中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棠中棠外如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这将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要“搞好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的教学、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研究,精细化地为学生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黄校长的讲话系统阐述了教育科研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围绕学校特色和学校中心工作进行校本研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求实和创新的关系,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2月9日的总结会,特邀四川省社科院查有梁教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国卫教授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顾颉教授,分别作了《高效教学二十项思考》、《高中课程改革简介》、《对教育科研课题设计的技术思考》的学术报告。郭小渠、毛晓英、邓世海、江楠、袁祥龙、李昕、孙晓辉老师,在总结会上分别交流自己在科研、教学、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

  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棠外收到教学论文212篇,棠中收到197篇。棠外评选出校一等奖37篇,二等奖51篇,三等奖78篇。棠中评选出一等奖 30篇,二等奖 46篇,三等奖 60篇。这次研讨会,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项(含24人次获奖)、二等奖20项(含54人次)、三等奖6项(含11人次)。本次共收到德育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主题班会设计共计30篇,评出一等奖19篇,二等奖8篇。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整合课例35个,课件46个,根据优质课和优质课件的评选标准,共评选出整合课例:一等奖 18个、二等奖 17个。课件:一等奖 11个、二等奖 25个、三等奖 10个。校本教材的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7名。“自制教具”的评选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5件。

  “新苗杯”大赛在各教研组初赛的基础上,推选的67位青年教师参加复赛。评审团科学地评出了一等奖15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27名。 青年教师论坛共有18位青年教师代表(棠中12人、棠外6人),交流了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遭遇的困惑以及深切的感悟等。

  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各科室、各教研组、年级组的精心组织和通力合作下,全体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精神面貌和研究成果,极大的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二)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二)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三)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三)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四)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四)

     创新中发展,发展中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黄光成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个人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光临我校指导工作的查有梁先生、冯国卫先生、顾颉先生、县教研室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今年是我们学校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我们都知道,棠中走过了十五年的辉煌历程,棠外的发展也如红日东升,但我们也仅仅是刚起步。未来的路程很漫长,在新的形势下,棠中棠外如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这将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棠中、棠外教育教学研讨会”就是围绕着这个奋斗目标而开展的。这次历时两个月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各项议程完成得相当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参与研讨会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老师们,众所周知,党中央正大力推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落实到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要“构建和谐校园”,我们的老师必须“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精细化。我们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就是,搞好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的教学、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研究,精细化地为学生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这四个“精细化”,彼此应该没有轻重,它们相辅相承,渗透到了我们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是我们学校未来各个层面工作的发展总纲!

  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应当处理好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关系,这样学校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实现学校快速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科研兴校,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新的情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从而实现学校的“六会一长”育人目标。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的科研工作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求实和创新的关系,在总结、提升我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凸现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大众教育理念”,加强分层教学的研究,深化学校艺术特长和外语特色研究,优化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研究,从而实现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坚持校本研究,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科研,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

  为此,我们应当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从实践中入手,从理论研究中提升实践能力,进而让教育教学行动和教育教学研究协调发展。

  同时,我们要处理好重点课题和校级课题的关系。攻克国家级课题是我们“创学校品牌”战略的一部份,务求做细做好,做出样板,见到大的成效;而校级课题的研究要力求更加科学化、实效化,帮助我们搞好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的科研,要在过去科研的基础上,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学校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一批周期短、问题小、实用性强、易推广开来的校级课题,从实用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进行精细化的研究。各年级、各教研组以及相关科室,要围绕分层教学、学困生的转化、课程改革、教师培养、住校生问题等具体工作,展开教育教学科研,才能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坚持科研强校,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在教育教学科研这个工作层面上,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科研就是我们的“生产力”。我经常说,我们棠中棠外的教师必须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老师”的方向发展,科研能力的强化,就是学者型教师形成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我们要通过教育科研,培养一大批“学习性的教师”、“研究性的教师”,加大力度促进教师向“学者性和专家性教师”的发展。我们要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研究能力强的优秀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还要更加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这次研讨会,看到了青年教师们取得的可喜成绩,从而,看到了棠中、棠外更加辉煌的明天。

  总之,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成绩是十分可喜的,但“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希望我校今后的科研工作,更注重精细化、科学化,为我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为“构建和谐校园”竭尽全力地工作。

  谢谢大家!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五)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五)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六)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六)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七)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七)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八)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八)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九)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九)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十)
棠湖中学、棠中外语学校2006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