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研型教师——记《〈教育科学论坛〉杂志及学术论文写作要素、撰写规范简述》讲座
刘翔辉/文 刘勇/审定 邓学军/图  时间:2010年1月12日 浏览数: 打印

  为使我校教师立足教育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从感性经验走向理性自觉,凸现专业引领,2010年1月8日下午,学校教务处在一阶举办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何立新老师进行的《〈教育科学论坛〉杂志及学术论文写作要素、撰写规范简述》讲座。讲座由教务处主任刘勇老师主持。

  首先,《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何立新老师从宏观上给教师们介绍《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的办刊宗旨、办刊目标、办刊理念、办刊特色及内设栏目。其中的栏目介绍,囊括了开阔的“理论视野”、丰富的“课改研究”(“课改研究”又包括:课程与教学、高中课改、多元的评价、深刻的反思、细腻睿智的感悟)、先进的“科研导航”、异彩纷呈的“走进课堂”(“走进课堂”又包括“名师名课”、“视点”、“采风”等子栏目)、“聚焦教师”、个性的“对话”、“会议综述”、“教育漫画”、“信息”等固定栏目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视点”、“教育管理”等滚动栏目。这些为老师们量身打造的栏目,不仅为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外化指引了方向,更为老师们展现教育教学智慧结晶提供了阵地。

  接着何立新老师从学术论文的基本要素:文章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和文章编号、基金项目、注释、正文、参考文献、作者单位等十个方面为老师们做了详实而生动地讲解和具体的指导。

  最后,何立新老师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呼吁更多的教师走进教育教学科研领域,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赢得教师们的阵阵掌声,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著名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秘诀是什么,是尝试和自信。尝试是一种行动,自信是观念,在观念上没有自信,仍然不会有尝试的行动。”

  实际上科研成果的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参与科研的兴趣和教学反思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动教师进行科研交流,实现科研成果共享,从而共同成长。因此,指导教师科学地进行研究活动,规范地表达科研成果,势在必行。我们深信老师们一定会在我校的“3+1”教改中找到研究的自信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