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教师走向成功创设支撑性环境 棠湖中学隆重举行师徒结对签字仪式
龚定元 谭永生   时间:2003年10月31日 浏览数: 打印

  10月28日下午,棠湖中学的朱志刚等56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各收到一份奇特的聘书:学校聘请他们担任新教师的师傅。在校领导的见证下,师徒双方共120余人郑重地签下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协议书规定:(一)、师傅引导徒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之尽快了解并适应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和学生情况,成长为具有“五心”(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决心)的优秀教师。(二)、师傅指导徒弟进行教育教学:师傅在第一学年必须坚持每周至少听徒弟讲课1节,徒弟则至少听师傅讲课10节,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写好教学体会与反思;师傅必须检查徒弟的教案,对其不妥当之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师傅还应该指导徒弟上好合格课。(三)、师傅引导徒弟加强教学艺术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年轻骨干教师。

  近年来,棠湖中学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壮大。为了适应教学规模的扩大,学校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如何让这些新生力量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这是学校领导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使年轻教师的活力与老教师的经验相互补充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学校为每一名新进入学校的大学生和新调入的教师确定了一名传、帮、带的师傅,并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徒结对考核小组(包括师德教育考核组、教学过程考核组、课堂艺术考核组),定期对师徒结对协议的履行情况加以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徒弟不能转正,师傅也将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多媒体课件制作、普通话、“三字”等多种培训,大力推行继续教育,以建设一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黄光成校长指出,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谁抓住了教师、干部两支队伍的建设,谁就抓住了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