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改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记高2012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暨“3+1”课堂教学展评总结大会 李小双/文 陈中川/ 图  时间:2010年7月13日 浏览数: 打印

总结会场
总结会场

  2010年7月5日下午,高2012届“3+1”教学改革总结大会在行政楼三楼大会议室隆重召开。

  大会由年级组长袁祥龙老师主持人,他首先对新课改实行以来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表示感谢,接着对本期本年级的师培工作做了简要总结,随后又向年轻教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布置了新的任务。

  随后,校长助理姚平老师、周永孝主任、徐文基教授分别作了讲话。姚助理指出高效课堂贵在也难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他希望每位教师抓住机遇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切实优化课堂教学。刚结束高三教学工作的周主任首先向各位老师介绍了今年的高考情况,接着他强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和发展线,因此师培是学校永远的主题,年级要借“3+1”教学改革的平台,全面落实和推进师培工作。徐教授回顾了本校“3+1”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他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学科文化,掌握学习方法,习得学科知识和提高学科能力。

  之后是年轻教师代表发言。李小双老师、李萍萍老师和刘婷婷老师把他们在一线教学的故事同大家分享,呈现出了“3+1”教改中自己丰富的感受、深入的思考和尚存的困惑,让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和教益。

  最后,教务处范永志副主任宣布了活动表彰和奖励的教师名单。年级组长冯永政老师为此次会议做了总结。

  附:三位获奖的年青教师的发言

    

李小双
李小双

         成长拾贝——回望高一

        棠中外语学校高2012届 李小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高一语文老师李小双。很高兴能在这个时间,给我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老师谈一谈初入教师行业的我在这一年来的感想、体会。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怀揣着一份执着,满带一心欢喜的来到这里,开始了我人生新的旅程。很快的,一年过去了,回望这一年高一语文的教学,我感慨良多,一路上,你们给了我最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正是有了你们,才让我在这一年里迅速得到锻炼和成长。所以,今天,在这里谈感想,首先是最真挚的感谢。感谢学校对新教师培训的重视,感谢年级对新教师成长的关注,感谢师父们无私的指导,感谢同事们诚挚的帮助。

  这一年,既是我教学工作的开始,也是学校新课改的开始。所以,对于高一教学的感想,我想更多的是对高效课堂建设的体会。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实施“3+1”高效课堂改革,这一举措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当然,也使老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全校老师都在课改理论的支撑下开始实践“3+1”课堂教学,又在实践中摸索,完善“3+1”模式。通过一年的学习、实践,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对于“3+1”,我也有了一点粗浅体会,今天借此机会抛砖引玉。

  在我看来“3+1”课改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旨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四个步骤:自主学习、点拨归纳、自检互评、拓展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融会贯通等等能力,为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融入素质提升。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引领下,课堂教学也有了显著收效,不过,班级构成不同、学情不同,也使得“3+1”实施的程度不尽相同,实施效果也不尽一致。

  我教授的是理科平行班的语文。班上学生成绩较弱,学习习惯较差,对语文学科不重视。一堂课中,能否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是能否完成后面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在平行班中,学生的自我诉求不高,自觉主动性不强,开始实行“3+1”时,在“自主学习”环节便遇到了阻碍,全班同学学习步调不一致,在规定时间内,有些同学无法完成任务,有些同学很快便完成任务。这种现象导致课堂教学较松散,认真的同学有段时间无事可做,不认真的同学做不完事。怎样尽量规避这些问题,在课余时间,通过与学生沟通、向其他老师请教,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并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学生不愿主动学习并非是排斥“3+1”这种教学模式,相反,他们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形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感觉到上课确实是自己在学习,而非“被学习”。但是,他们又说道,很多年养成的上课较懒散、不想动脑的习惯,常常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插科打诨,而当遇到自己不喜欢或是较难的内容时,就更不想动脑动手。和学生交流后,教学中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但怎样解决,是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我们都知道改掉一个人坏习惯要比培养一个人的好习惯难的多。如何对这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随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向老师请教。对此,在教师自我提高方面有了一定认识。一堂课只有调动了学习兴趣,催发了学习动机,激发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学习意志,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反之,学生无动于衷,学习就会消极依赖,缺失自主精神。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尤其是在平行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课堂,学生常常是听和看,学生置于接收接受的地位,课堂活动效度很低;而且课堂活动形式单一,说、写、演等活动少而不充分,学生能力训练不全面,且学习兴致容易疲乏。而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活动应灵活地采用多种形式,要充分保证学生的说、写、演活动。

  所以,在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置上,一方面要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布置任务时要精准、细化,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什么任务,需要为学生详细指出,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巡视课堂,督促学生学习。再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在对他说一句“下次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能成功”,这是“雪中送炭”。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培养自信”。

  当然,这是课堂上老师要做的事,而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功夫在课外”则显得更为重要。在课外,主要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上课之前老师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新教师,学生最初具备的是不信任与不害怕,所以,新教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实施恰当的教育方式向结合。交流是建立师生良性互动的重要纽带,如果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我觉得接受培训只是教师素质提高的外力,而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日积月累的写教育反思,才是最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方式,也是启迪我不断成长的思想源泉。

  以上是我在这一年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作为一名教师是光荣的,作为一名新教师任务是艰巨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希望各位老师多多帮助和指导。我也会虚心向大家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谢谢大家。

刘婷婷
刘婷婷

           教改浅谈

         棠中外语学校高2012届 刘婷婷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此时此刻,能坐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发言,心中真是受宠若惊。说经验分享,在座的各位都比我丰富,那么我只能说说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杂思杂感了。

  这一年,是我不断调整和适应的一年,少却了在大学期间的年轻气盛,多了些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求真务实;少了些对理论知识的侃侃而谈,多了副扛起班上四十多位学生前途的使命;少了和朋友结伴逛街的洒脱,多了静坐案头对‘3+1’教学改革的冥思苦想。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一年我们棠外老师谈论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话题——‘3+1’,下面我就用“四个一”来杂谈一下我对‘3+1’的理解和认识。

        一次关于‘3+1‘教改的总动员

  说实话,刚开始实行“3+1教改”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有些不解,我是一名新出来的大学生,教材都没摸熟,首要任务应是钻研教材,为何却让我们编教案、学案?疑惑归疑惑,在行动和思想上我仍旧和“3+1”教改保持高度一致,从学校领导召集全校教师做“3+1”教改动员会开始,我便感受到这是一场实打实的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动员、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录像课观看点评,我从理论到实践对‘3+1’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改便一路走进了各教研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组内成员们积极深入分析课本,大家献计献策,大至编写体例、课时安排,小至各小标题名称的拟定,括号的使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力争让这本资料更适合学生实际,更具使用价值,更能体现棠外教学特色,更能彰显“3+1”教改理念,而那时的我,只是坐在会议室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看着前辈们将经验无私的和盘托出而后记录下来体会其妙处,当编写体例最终确定后,对于我本人的实战演练便正式宣告拉开帷幕了,上网查阅、搜集资料,确立重难点,在我看来“3+1”学案的编写最难之处在于将收集的资料加工整合,确立重难点,构成一篇自成体系、浑然一体且练习配合又恰到好处,时间紧、任务重,空闲的时间少了,日子变的也很好打发了。

        一本关于“3+1”的学案

  一本“3+1”学案在手,就知有没有!拿到“3+1”就得用好它,从最开始“尝试着截取其中一两个环节运用到课堂”到“将‘3+1’四个板块全部糅合进一节课”的大跃进式的发展,学生的课堂反应告诉我:我犯了一个不从实际出发,既胆大又胆小的错误。静下心来,我认真反思,听老教师的课,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和交流,最后我认识到:“3+1”并非面面俱到,而需要从本班、本人实际出发,选取合理的环节为自己的课堂服务,通过对自己的一番检讨,我从备课抓起:不要的环节忍痛割爱、坚决不要;学生讨论能得出的结论自己坚决不讲,让学生自己探寻;能打开学生思维、训练他们能力的环节重点讲、详细讲。于是我的课堂不再是满满的、机械式的流水线作业,学生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个人钻研、探索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3+1’教改让我初次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一堂关于“3+1”的录像课

  在毫无征兆和预料的情况之下,一台摄像机巍然屹立在了教室后面,随之几位领导推门而入,走进了“我的课堂”,紧张是没有怀疑的,第一次录个人专辑、上TV,手脚都不知该如何放,幸好“3+1”几个板块死死印在我脑袋里,有思路、有线索,经过这样一番心理暗示之后,我从容上阵,从自主学习开始,紧张情绪逐渐消失,一堂课上下来,我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那堂课,我体会到了“3+1”教改带来的实惠:让思路清晰流畅。

      一场关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3+1’课堂教学展评”的比赛

  检测一年来青年教师成长的时刻来临了,我利用一学期以来“3+1”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悟:认真备课、拟写教案、制作课件,尽力将“3+1”各板块放置在最适合它的位置,而后便胸有成竹的走上了讲台,但人算不如天算,保持近一年习惯的课堂演讲这个环节被当天演讲的同学占据了近10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来,我的上课时间就被大大压缩,为了使整堂课内容呈现的较为完整,我死马当做活马医,情急之中,我省略跳过了一些知识点,而将重点放在了自主学习和拓展延伸两个环节上,在我做课堂结构调整的时候我有很大的担心,担心孩子们不能将有些问题自行解决,担心拓展环节他们达不到预期的高度,而结果却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大胆发言,许多孩子的回答超出了我预设的答案,他们不局限于我所设计的问题,甚至还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让大家共同讨论和解答,拓展部分他们任思维的野马驰骋,写出了许多令我感动万分的短文,那一刻我知道:‘3+1’已经植根于我和学生们的心里了。

  教改是一场没有血腥但仍旧硝烟迷雾的战场,我好比一个初上战场连抢都还不能端稳的战士,只知道,前面是目标我必须向前冲,冲了有存活甚至当英雄的可能,反之则只能静候集结号的吹响,做一个抱憾终身的逃兵。我当然愿意选择前者,所以在‘3+1’教学改革的这一年里,我比我大学的同学们似乎都要忙,我们互相联系时他们总是问我‘在哪里耍’,而我打电话给他们时总是问‘课上到哪里了’,他们总笑称我三句话离不开本行,我却假装认真的教育他们年轻人要有点理想、有点追求,别以后咱们同学见面了差距太大。这虽是玩笑但其中的道理我也做过较为深刻的思索:如今,大学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已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幸运的是我找到了,那么如何保住这份工作就是我这个年轻教师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必须摒弃之前的有份工作便万事大吉的想法,积土成山,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在我看来,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有一种勤学苦读的态,有一份执着追求的行动,有一种埋头苦干、少说话、多做事的精神,当然还需有一副勤跑路的腿,一双勤做事的手,一张勤请教的嘴。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可以说,这一年我是蹒跚学路的小孩,我每歪歪扭扭向前跨出的一小步都寄予了无数人关切的眼神,得益于大家的扶住。在我迈开第一步的一刹那,领导们为我做了方法理论上的引导;当我自己尝试着迈出第二步时,我的师傅们言传身教,从实践这一块又给了我无尽的指导;当我自己独立迈出第三四步时,领导们在关切,师傅们在关注,同事们在鼓励,同时大家也在善意的提醒。

  感谢你,棠外,让我虚荣的赚尽了别人因我在棠外工作而投来的羡慕眼光,更让我真切的领悟了你朝气蓬勃、团结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同进同退的棠外精神。

  感谢您,我尊敬的领导,你们或严厉或悉心的教导,或微笑的笑脸或关切的话语,让我品尝到了家的温馨与感动。

  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师傅和前辈们,从当初你们上一节课我听一节课而后再到班上稍作修改“依葫芦画瓢“的生搬硬套模式,在你们的鼓励和指导下,我逐渐增强了信心,扬己之长补己之短,课堂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感谢你们,我可爱的同龄人们,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年的历练,也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我们总是互相谈心、互相关心,谈论班上孩子的趣事。

  谢谢你们,谢谢大家,虽然我仍稚嫩无比,但我仍信心满满;虽然我有时沉默寡言,但我仍努力让自己和蔼可亲;虽然在教学方面我仍青涩无比,但表面我还是摆出成熟教师的架子和姿态并不断吸取养料丰富自己的内在。还是进校时在年轻教师培训上说的那句老话:“时刻准备着!”准备着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应承担的压力和挑战,准备着具备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责任与品质!

李萍萍
李萍萍

        “3+1”教改在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高2012级 李萍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作为青年教师代表之一上台发言。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谈起,作为一名青年教师,“3+1”教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自己只是个初登教坛不久的新手,又有什么经验可谈呢?仔细想过之后,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还没有实施的想法,以及失败的教训也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发言内容,第一个词语是感谢,第二个词语是感动,第三个词语是感想。

  先说感谢。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训:经验交流、课堂录像、课后研讨。使我们能够快速地感悟和理解“3+1”。高一年级组也为我们地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这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比,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大家实践和展示的机会。而对于我们的师傅,他们身为骨干教师,非常敬业、敢于创新,又很热心地帮助指导我们青年教师,这有利于我们教学水平的一步步提高。

  再说感动。“3+1”教改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师生们都在努力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尽力在这种新模式下实现高效课堂。推进“3+1”教改以来,老师们感到比以前累了,我也有同感,但心里却十分充实。我都做了些什么?一是听课:坚持听课,查找课堂中的问题,发现课堂中的闪光点,寻求解决课堂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交流:建立平等对话平台、老师们相互交流看法。三是反思:反思课堂,同时也反思自己,且与老师们共享。走进办公室,上学期发的学习材料被老师们重新翻了出来。各种有关课堂改革的文章摆上了老师们的案头,办公室有老师说,从前从未做过上课的梦,现在却经常梦见自己上课。说到这里,我们禁不住哈哈大笑。把工作带进梦境,不正说明教师已进入状态了吗?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最后说感想。 毋庸讳言,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3+1”教改也经历了一个酝酿、讨论、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产生过困惑,许多学生找不到方法,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因为我们知道,“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 “3+1”课堂结构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要怎样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就非常值得进行探讨。

  我认为要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3+1”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衔接紧凑。先说自主学习,这是常规新课的第一步骤,即自主预习,从字面意义上看,一般人会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传统教学中的“让学生预习”没什么两样。但是,“3+1”的“自学”,则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学生根据人手一册的学案中的导学题,进行新课预习。在刚开始实践过程中,我并不太清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最后的结果是小组内的学生不知道怎样看,怎样交流,交流互动时不是谈天说地,就是乱哄哄地讲,我也不知道让学生看什么。自主地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成了课堂教学的摆设。这样不仅没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后来,通过听课、反思,我发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指令明确, 给学生说清或看清这一步骤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果展示等。并且教师要充分走动,教师在巡视中要搜集学生预习中的疑难和问题,以便后面步骤中生成问题和调整教学。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探讨问题,及时鼓励,使学生产生哪怕小小的成就感,这时,他会更主动地去学习。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合群”的学生,要亲切走进他,提醒并鼓励他与同学们一起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还要提醒小组长充分带动好每一个组员,实现“团队学习”。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形式和内容、方法和目的不能统一的时候,需要改变的永远是形式和方法。

  之后的点拨归纳环节是充分体现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但主导不是主演,也不是主讲。在这个环节中,精讲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把每个问题都一一讲解,就会显得之前的自主学习非常无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讨论,产生思维碰撞。讲解中也可以请小组代表展示他们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此时可以对整个小组进行表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这是我们集体努力的结果”,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小组荣誉感。就师生双边的活动而言,还要注意互动,但互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调动,互动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同动。在课堂实践当中我发现,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我自己也一时回答不出来,这时切不可碍于面子,匆忙告诉学生不完整、不科学的答案,而要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没考虑好,下课后详查资料后再告诉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质疑的问题恰好是备课时准备的重难点,教师对问题答案很清楚,这时就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争论,通过争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由问题引起的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开放课堂的结晶,应该千方百计去促成,托在手心去保护。与争论生成问题同等重要的,是假如学生没有提到老师预设的问题,老师则可以主动抛给学生问题,不给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去辨析解答;真正回答不上来,可以再进行小组讨论,达到设计陷阱,让学生掉进去,再拉上来的作用。起到一人犯错,大家警惕的效果。而在这些环节中,教师除了监控课堂外,完全可以和学生同步活动;师生一起朗读,一起观看,一起倾听,一起感动,一起思考,这样可以使师生走到一起,共同成长。

  自检互评这是常规新课的第三环节,也是本节课的学习小结,其中既有习得成果的小结,更有学习过程的评价。刚开始的时候,我非常地困惑,不知道是以练习为主还是以评价为主,经过不断地总结后我认为它应该是检测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效果,起到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的作用的一个环节。这是整堂课的提升,学生跟学生讲解,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请同学上台讲解时,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不应只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这时注意力可以放在后进生身上,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降低难度。尽快的帮助同学们找到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前提。毕竟新课的练习比较浅,如果后进生都能理解并讲述,那也恰好证明了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并且教师点评既要及时,也要中肯;批评既要委婉,也要明确。不能单一地只用:“很好、非常好、很不错”这样的词语对其进行评价,评价一定得有效。

  最后是拓展延伸部分,可以根据整堂课的时间合理安排。有时间就说思路,没时间就作为思考题、兴趣题。但要要求每位同学必须认真思考,提醒他们,这时的过程重于结果。而在面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如实验班和平行班,由于课堂节奏和教学容量常有差异,实验班常常需要也能够完成其中的拓展延伸环节,而平行班则可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这样就必需要做适当地调整了。

  我个人而言十分喜爱“3+1”教学模式,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完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变“填鸭式”为“合作探究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外,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避免了后进生学习的种种窘境。同时,整个课堂的氛围显得很活跃,学习,就是享受知识的过程!

  但“3+1”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一开始教师应该带着学生,教他怎么学,怎么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同时,多观察后进生参与学习的状态。慢慢地完成从传统模式到新型模式的转变;“3+1”教学对教师也有挑战,要为学生铺垫好整节课的“藤”,让他顺藤摸瓜,尝到自己努力的果实。

  教育的任何一项改革刚开始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们的“3+1”教改像一座神秘的山,要发现它很难;发现后再登上它的顶峰,同样不容易。但是,正是这些困难,才吸引着我们为了战胜它而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只要我们积极地参与进来,敢于尝试,努力探索,集思广益,就会逐渐形成体系,并最终取得成功。相信“3+1”教学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将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