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那一束亮光
李建国  时间:2004年7月27日 浏览数: 打印

  病痛折磨我已经很久了。

  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不能出去,就只能静静地呆在家里。有时,听到窗外传来的阵阵欢叫(想必是我的伙伴们在踢球吧),我真想从窗户跳下去,和他们一起玩耍。可想想医生对自己的建议,只能唉声叹气。时间长了,郁闷、烦躁也与日俱增,使我经常对着家人发脾气,摔东西。

  后来,窗外渐渐地没了笑声,我的心里不免感到十分空虚和失落,觉得生命的天空是那么地暗淡。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就呆呆地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父亲为了我能高兴一点,专门从花市花高价买了一盆鲜花回来,放在我卧室的窗台上,他说那样能陶冶性情。我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可那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花,就那样静静在放着。

  一天下午,我打开窗户,想从外边寻找到一些什么。可惜,毫无所获。天,是灰蒙蒙的,不一会儿就刮起了风,越来越急。我赶紧退了回去,坐到床上,这才发现窗户没关。可能是心情缘故吧,我也不想去关了,只静静地望着那盆花。

  很快地,花瓣被狂风吹落,漫天飞舞。我不禁苦笑:美丽的生命不也这么容易被摧毁么!正当我慢慢埋下头时,不经意地瞥见花枝下有一丝丝绿绿的什么在不停地摆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几棵很细的小草。在强风中,它们显得那么弱小,就随时会倒下。有时,一两片花瓣落在草叶上,压得它几乎喘不过气来,可它们似乎并不想屈服,顽强地推开花瓣,重新迎接风的挑战。我带着同情小声说道:“小草啊小草,放弃吧,别再挣扎你会熬不住的,毕竟风是可怕的……”

  渐渐地下起了大雨。雨滴有的直接打在草叶上,几乎把草叶压到了土里;有的落到土上,溅泥水,泥水又打在草叶上。可它仍不肯就范,趴下了又爬起来,抖抖身上的泥水,站直身子,毫不畏惧。正当我想为它喝彩时,一阵大雨点落下,重重地打在它身上。它恐怕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已被压倒。我不觉张开了嘴,又手紧握,呆住了:它肯定不能活了。我刚热了的心又冷了下来。那一夜,我醒了几次,外面风依然很急,雨依然很大。花盆里,一直没再出现那细小的身影。

  第二天一早,我很迟才起床。风早已停了,雨也住了,阳光洒在我的床上。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忽然,在我眼角的余光中又出现了那熟悉的身影。我赶紧跑向窗台。哇!出人意料,那株草竟然还活着。它身上沾满了泥土,许多地方有了折痕,但仍不卑不亢地站着,一点儿也不歪。

  看着看着,它身上好像发出了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命。窗外,好一片美丽的景色。

  后记:这次作文是以一则故事《游向高原的鱼》为材料。这则故事讲的是一条鱼从渤海口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历尽艰辛,最终到了唐古拉山,却被埋在了地下。我主要抓住了那条鱼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并赋予了我这篇文中的“小草”,而最终使“我”为之感动,要好好活下去。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赞美“小草”,更多的是想在这“非典”时期,鼓励非典患者要有“小草”精神。不要恐惧,要顽强地战胜病魔,迎接新的生活。

  指导教师:杨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