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
  时间:2009年6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十六岁的夏天,我来到了一个年轻的学校,她比我年轻,却终成了我的母校。来时校门口那金黄的油菜地让人陶醉,走时它已变成了十多层高楼,晚上灯光全开时像一栋金楼屹立,让人欢喜让人愁。

  从前觉得神秘莫测的高中生活转眼将结束了,还记得军训时教官的样子,他说他是货真价实的十八岁,那时感觉十八与十六之间差着很远,如今我们也十八,想一想,真是耐人寻味。

  他们说高中时期的友谊很珍贵,没有目的,没有利益。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因缘聚此,畅谈理想,幻想未来。三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而我也忘却了许多,只恨自己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去将记忆封存。

  清晨,学校喇叭响起王洁实和谢莉斯的歌声,他们总喜欢唱“初生的太阳照在脸上”,我们却要在全然看不到太阳的黎明,几经挣扎着在十分钟内起床、离开寝室,在食堂心急火燎地排队,只为那饱饱饥肠的小包子蒸饺子,有时会帮着起床时‘战败’的室友带几个面包。然后准时踩点进入教室,昏昏欲睡地上早自习,昏昏欲不睡地上第一节课,兴奋过度地“熬”完最后一节课,抢饭。

  午睡后最盼望的是有节体育课,好像疲惫的晚自习后最希望的是“聚餐”。我发现年轻和“冷酸灵”的相似处:想吃就吃。结果是:满地垃圾和体重增长。深夜仍忍不住,开开卧谈会:天南海北昨昔今时。

  泡面时的知足,挨骂时的无奈,胜利后的得意,输球后的懊恼。回想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大概是不会再重现的剧情:我们将各自远征。

  多年后,当我们再次拾起高中时代的老照片时,岁月是将我们变得更加理智还是感性?他投三分的姿势,她喝酸奶的样子,地震时在操场幕天席地的夜晚……

  轻轻翻开这一段日子,清新、真切。石康的《奋斗》,达斯汀•霍夫曼的《毕业生》,都好像我们奔跑着的青春,浮云一般,自由欢畅,不留痕迹地,又要飘向远方。

  (指导教师:林维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