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意境中的情与景
张黎峰  时间:2002年5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两道古典诗词鉴赏题,均涉及到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意境的感知与领悟能力。只有较全面地了解古典诗词意境中情与景结合的多种形式,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才有可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表现古典诗词主题思想的最重要的手段。古典诗词中意境的构成,一般表现为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其结合的表式大体上有三种:侧重写景,情融于景;侧重抒情,景藏情中;情景分写,层次分明。下面本文将结合一些例子,逐一加以说明。

  (一)侧重写景,情融于景。这类古典诗词从表现形式看,写景占较大的比重,有的甚至全部写景。但是写景不是目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构成和谐美妙的艺术境罚,从而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8题所涉及的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就是一首这样的诗:“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的前六句侧重于写景,诗人用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点染出一幅空蒙迷离、烟水茫茫的水墨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送别友人时迷蒙暗淡的景色,更渲染出深沉浓重的离愁,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挚情意,虽然不着一个“情”字,但却字字含情,处处显情,为后两句的直抒胸臆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还有的古典诗词从表面上看全部是写景,而实际上情寓景中,情融景中,如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9题中的一首古诗就有这个特点。(原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的前两句写苍苍的山林中隐隐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声,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友人灵澈归山。后两句则写灵澈戴着斗笠,披一身斜阳,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直到隐没在遥遥的苍山之中。全诗写景生动,画面感极强,虽然没有一句抒情的诗句,但却深刻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意。这种完全写景的手法在词中也有运用,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原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的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哀,垂钓于斜风细雨之中,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青山白鹭,桃花流水。这俨然是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画图!全词并无抒情的语句,却抒发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其旷达超脱、闲适潇洒的隐士情怀也跃然纸上。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侧重写景、情融景中的古典诗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为表现“情”服务的,离开情而单纯地写景是毫无审美价值的。可见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是非常深刻精辟的。

  (二)侧重抒情,景藏情中。这类古典诗词以抒情为主,但又不是抽象地、空泛地写喜写悲,而是在写喜写悲时藏有景物,因此古人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属于这一类诗。(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的前两句侧重抒情,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尽千古悠悠,时间绵长。第三句则是写景,诗人登上幽州台极目眺望,只见空间辽阔,天老地荒,寂寞苍凉之感顿然而生。第四句更是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寂寞、悲哀愤懑的情绪。读这首诗,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笼罩于全篇诗作之中,而屹立于北方苍茫广阔原野中的诗人形象也极为鲜活生动,显现的“情”与潜藏的“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力量。

  (三)情景分写,层次分明。这类古典诗词大多是触景生情或即景抒情之作,故情景分写,层次分明。既可以先写景,后抒情;也可以先抒情,后写景。但多数诗词属于前一种情况,如杜甫的诗《旅夜书怀》。(原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前四句是写景,一、二句写近景:细草、微风、危樯、孤舟;三、四句定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后四句是即景抒怀,抒发自己虽有无大的政治抱负却难以实现,虽有出众的才华却长期遭到压抑和排齐的苦闷。全诗情与景勾连密合,浑然天成,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飘泊无依的感伤。再如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也属于这一类型。(原词:碧云天,黄叶池。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的上阕描写了碧云、黄叶、翠烟、远山、斜阳、芳草,渲染出夕阳西下时一派凄清肃穆的深秋景色。下阕侧重抒写漂泊异乡的游子深沉浓郁的思乡之愁。全词情景相融,意境深远,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总之,我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中情与景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其共同之处是寓情于景或寓景于情,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选自《中学语文园地》

  2001年12月总第2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