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0年九月高考语文研讨会资料 甘肃省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评析
  时间:2010年6月8日 浏览数: 打印

  1、深阅读之美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如豆的灯光下,书香浸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

  生活的节奏快了,零乱的不应该是我们内心的步伐,在这个浅阅读流行的时代,我们当守住内心的深度,心灵的深度。

  也曾在浅阅读的潮流里随性,但面对那一幅幅装帧精美的图集时,仍不住叹息,怀念那蝉鸣蛙声里的往昔流年。浅阅读的简单轻松,实用有趣吸引着人们忙碌的心,让人们在浅浅的阅读中完成了自己的心灵之旅,再融入到快节奏的生活中,而我更喜欢那散发着淡淡馨香的深阅读,更喜欢在深层次的阅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深阅读似茗,需细品,需在风静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的残荷听雨声”的闲情;需在金风袅袅的黄昏想起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需在浩浩江水边想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深阅读,是一种更贴近心灵的阅读。手里捧着书,在幽幽荷香中,温一壶月光下酒,在字里行间聆听,来自远古的清音,一直认为,阅读是与作者内心的交流,不经意的行文间,可见作者的扬眉微笑;不经意的思考间,可见自己的寂寂心声,喜爱深阅读,喜欢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心意,喜欢看作者笔下流淌的情思,浅阅读可能是仅仅与作者有个会面,近未深交,便已走远,未免让人遗憾,阅读的深,让我们获得更多,很多人怀念过去在书店读书,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书,只剩下了自己和作者的喁喁私语,只剩下了自己的会心微笑,在小小的书店里,人人却可以有一个大大的内心世界。

  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喜欢在春天踏青,感受风乎舞雩的惬意;会喜欢在夏夜谈心,感受蛙声一片的欣喜;会喜欢在秋天登高,感受落木萧萧的壮美;会喜欢在雪夜神游,感受万树梨花的凉意。深阅读,让我们在忙碌中拥有一份闲情,在快节奏中暂停脚步,让心灵拥有纯净如水般的温暖和感动,深阅读的幽远与闲适,似水般流淌着对生命的感悟,似云般拂掠着尘世的感动。

  人生有味是清欢,深阅读的清明淡雅,让我们在生活中收到心灵的净化和感悟!

  【评析】本文文采飞扬,读来令人击节赞赏。考生以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独特的语言进行论述分析。无论是排比还是比喻,抒情还是举例,始终围绕题旨来构思,频频设喻,张弛有度。在极力赞赏“深阅读之美”的同时,对“浅阅读”也不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辩证地分析,不偏执,不武断。语言精致而有韵味,情感哲理兼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浅阅读与深阅读

  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

  大海,永远充斥着的,只有河水跌撞而来的轰轰涛声。有时表面上默默无闻,但那叫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动,然而小溪,整日呜咽,用全身力气叫喊也只不过是滴滴答答。那溪中的青蛙自以为是地亮着歌喉;再看那海中蛟龙,滕溪而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大海般的深阅读中你可以做翱翔万里的蛟龙,小溪般的浅阅读中你只能是无知的青蛙。

  蓝天,深邃旷远,雄鹰飞翔,奇山美景在蓝天臂腾之下。浮云,只有漂浮,居无定所,只追逐视觉的刺激,有的只有雾霭与你相伴,可之后呢?雾霭惹上一身污垢,迷失自我。

  蓝天般浩瀚无穷,广阔辽远的深阅读可让你感受鹰击长空的洒脱与豪放;浮云般的浅阅读只能让你污垢染身,迷失自我。视觉的享受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碧蓝的草原,一望无际,广袤无垠,骏马飞奔,鹏跃鸟鸣。绿萍,只能在钢筋水泥间炫耀仅有的绿意,偶尔只能引来蝶虫蚯蚓嬉闹。似乎蝌蚪进入泥潭之中。

  无垠的草坪,浩渺的深阅读中,你可成为飞驰的骏马,悠婉鸣叫的小鸟,仅有数点绿意的绿萍上,你只能成为泥潭蝌蚪般的蚯蚓。

  在浅阅读中你只能寻求到视觉的享受,快餐是好吃,但是没营养,有时甚至会吃坏脾胃,浅阅读中过多的视觉刺激很有可能让你迷失自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深阅读中,你可以品味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愁;可以体会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未酬。你可以感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慕名利。

  深阅读如大海般稳健,如蓝天般深邃,如草原般辽阔。浅阅读只能与鸣咽的小溪,嘶叫的青蛙,居无定所的浮云相比。

  到深阅读中去,感受大海给你的威颜,蓝天给你的旷远,草原给你的无垠!

  【评析】本文紧扣题旨,采取对比论证的方法,对深浅阅读之利弊,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章把深阅读比作“大海”、“蓝天”、“草原”,把浅阅读视为“小溪”、“浮云”“ 绿坪”,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主旨鲜明,首位呼应。另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一定表现力,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3、背上“悦读”的行囊

  仰望苍穹,浩瀚的宇宙中无数的星球,尘埃汇聚着,它们就是宇宙的内涵,就是宇宙的精华。我们每一个个体如同宇宙一样,我们也有内涵,那是我们阅读所得到的。

  天空深邃悠远,是因为它有飘逸的云儿和飞翔的小鸟;大海广阔无边,是因为它有跳动的浪花和畅游的鱼儿;草原葱绿美丽,是因为它有茁壮的小草和驰骋的骏马;我快乐穿梭于天地,是因为我有“悦读”的行囊。

  悦读是什么?其实就是快乐轻松的阅读。以前的人们总是拿书本仔细的品味,探索书中的奥秘。而如今的我们,快餐式的阅读方法,虽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却也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快乐和享受。可是在浅阅读中,我们也失去了许多。

  于是,我开始背上悦读的行囊,体会阅读所带来的幸福滋味。采擷一本唐诗宋词,寻觅一处安静的地方,轻轻地诵读着,笑容绽放于脸上。我体会到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旷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在一次次地沉吟中,我陶醉着……

  要想体会到这种幸福的滋味,我们必须选择有内涵的书籍,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汲取其中的精华,我们不仅获得了享受,而且还得到了诗文、华美乐章的熏陶。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拥有了快生活,很少有时间去品味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浅阅读满足了我们,在闲暇时,携一本杂志,泡一杯浓茶,简单轻松地读一篇文章,细细地回味。于是,在快节奏生活中,我们也得到了阅读的乐趣。正因为浅阅读,我们也失去了深阅读所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慰藉。

  背上悦读的行囊,我穿梭于深阅读和浅阅读中。在深阅读中,我体会到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那种感觉如鱼得水,快乐自在。在浅阅读中,我拥有了短暂的享受,也品味到了一份感动和快乐。

  阅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我们得到了更多,背上悦读的行囊,穿梭于书的海洋中,徜徉于幸福快乐中

  【评析】题目是“背上悦读的行囊”,巧妙运用了“谐音”的手法,新颖别致,寓意双关,将“愉快的阅读”这一主旨凸显出来,给人以新鲜之感。

  文章没有在“深阅读好还是浅阅读好”上做评判,而是独辟蹊径,主张“背上悦读的行囊,穿梭于深阅读和浅阅读中”,各得其乐,各得其所。观点鲜明,通情达理。同时,考生的语言功底比较扎实,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使文章上升了一个档次。

  4、重拾遗落的厚重

  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辙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浅阅读”同样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空出时间来一次真正的阅读,更不用说研习经典了。但反思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们不一定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难道生活本身就这样吗?

  古代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截然不同。古人专心做学问,对于贫困饥饿当真能安之若素。孔子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矣。而今人则更多追求商业利益,一切以钱为主,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商业炒作以及学术丑闻,争论与批评过后,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正如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它三国的没落与衰亡,它们的衰亡归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没落。相反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却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样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进文化。当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载的传承后,能否在当代发扬光大,确实还有悬念。

  环顾我们周围的读物,十之八九便是杂志,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一本名著。其实知识本身就需一个长期的理解与领悟后方可掌握,而钻研名著正是这样的过程,虽然艰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后却别有一番滋味。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不应该是图馆书架上的陈列品,我们只是恭敬虔诚地仰望,它们应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海无涯,学习本身就无法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会变得厚重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越是有学问,你才会越有气质。

  文化快餐只能作为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遗落的厚重,沉潜宁静,到知识的海洋中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遗落的厚重,让民族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崛起与复兴。

  【评析】这位考生在紧扣题旨的前提下,善于道常人所未道,发常人所未发,从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立论,使人耳目一新。

  文章直面现实,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快餐”现象作了含蓄地批评,表达了一种忧思。指出“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就很难立足于世界”,“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会变得厚重起来”。正因如此,文章的立意便高人一筹,以深刻的见解得到阅卷教师的认同。

  5、流失的诗意

  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很喜欢这样的日子——泡一杯清茶,于午后的阳光之下,细细体会书之神韵。

  很无奈今天的日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着快餐文化,简单轻松毫无诗意。

  浅阅读,我们失去了什么?

  春风拂面,太多的人忙碌于商场之间,奋战于换季大减价的热潮中,还有谁记得那“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情怀;

  细雨濛濛,太多的人们撑起雨伞匆匆回家,还有谁能驻于雨间,轻吟两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秋分将至,落叶闲花细洒,怕是太多的人想起的是郭敬明和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有谁能体会易安的“梧桐细雨点点愁”?

  如果你还为纳兰“人生只若初见”的浅吟而感动;如果你还为放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睿智所折服;如果你还为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所震撼……

  如果你还为……

  那么请高抬贵手吧!

  别再大谈什么“浅阅读”;别再追求“快餐文化”;别再让“浅阅读”夺走我们内心深处的平和,夺走我们心底栖居的诗意。

  喜欢冰心轻吟:“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道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穿枝博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喜欢林徽音浅叹:“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梁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喜欢海子那句:“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喜欢那些平平仄仄的文字,喜欢那些风月……

  我想深深品味,我想慢慢阅读。

  很抱歉我不能追随“浅阅读”的热潮,不能允许诗意的流逝。

  我愿云端写诗,诗意而居。

  【评析】这篇文章从所给的作文材料中“丁”的话语入手,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追随浅阅读的热潮,不能允许诗意的流逝”。并围绕这个主旨,畅谈自己“深深品味”、“慢慢阅读”的感悟。考生的诗文积累比较丰厚,佳词丽句,纷至沓来,其浓浓的书卷气,加之娟秀的字体,整洁的卷面,赢得了阅卷教师的青睐。

  6、慢尝书香

  慢尝书香,品味其中的一点一滴。

   ————题记

  秋日的午后,手捧一杯香茗,伴着悠悠的茶香四溢,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并随带几本书将香茶和书香一同带进“黄金屋”。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我们往往忽略了深层次地阅读和深层次地品味。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多一些深阅读,它能让我们的生活馨香四溢,让我们的人生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也许有人会说,浅阅读不也很好吗!它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又能让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我觉得,浅阅读能让我们满足一时的需求,就长远而言,深阅读更适合我们的口味,能让我们一生受益。

  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主人公保尔的坚强毅力。走进《简爱》,我被简爱那种真挚、顽强不屈所激励。走进《名人传》,我们会被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那苦难和坎坷的一生所叹息,为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所折服。

  领略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深深感到尊严二字的伟大。深深品读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被李白的精神所影响,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自信面对,乐观挑战。深深品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领悟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促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活得更有价值。

  深层次的阅读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体会到海伦凯勒内心的那伦乐观、那份执着、那份坚强。每当失意时,想起书中的主人公的事迹,它帮助我走出失意,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由此可见,深阅读让我们受益无穷,让我们深深品味到生活中的点滴。

  慢尝书香,我们仿佛走进荷香四溢的湖畔;慢尝书香,我们欣赏到了无限美好风景;慢尝书香,我们走进了漫天星辰的夏夜;慢尝书香,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慢尝书香,“黄金屋”中风景独好!

  【评析】“慢尝书香”,考生以一个新奇而通俗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深阅读”的喜爱和追求。全文彰显了这位考生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素养。加之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是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明快流畅,有力地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7、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浅阅读,即一种当下流行的网上快速读书方式。由此我想到一个词“深阅读”,即传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充满古书古香蕴味的读书方式。我认为只有将这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才能成为新的读书e族。

  社会在高速发展,读书文化受到冲击无可非议,所以要完全摈除网络对读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与其厌之,不如乐意受之,并完美用之。

  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泛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何等闲暇。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这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的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若心灵需要一剂温热的良药,那么请选择我所说的深阅读,于午后,捧一杯香茗,聆听书中的多愁与善感,给迷失的心灵一份滋养;若你苦恼于桌前大堆的工作,不妨打开网页,开始“摆渡”一下……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评析】“深浅结合,相得益彰”,题目本身就充满辩证的精神,较好把握了作文材料的主旨。

  文章在分析了深浅阅读的不同状态和作用后,明确指出:“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这个观点比较深刻,体现了考生思维的开阔、敏捷和不俗的见解,也是本文的一个突出亮点。

  ” 8、小议“浅阅读”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激发人的志趣;阅读,可以活跃人的思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这些读书的方法都要求我们读书时要精读、细读、深阅读,要求我们必须“细嚼慢咽”,品尝其味道,这就势必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前程,时间就是未来。因而学生都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阅读上,久而久之,“浅阅读”便在学生之间流传甚广,那么,“浅阅读”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就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一个身在考场的人来说,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深阅读;对于一个身在高三的人来说,时间不允许你去深阅读。因而在时间紧迫时,我们只能浅阅读,只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虽说“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但对于压力逼迫的高三学生来说,追求一种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对于“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看法,主要在于你个人的态度和需要。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

  在酷热的夏季,满头大汗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杯清凉的食盐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消暑降降温,还可以补充你体内缺少的盐分。这就像是考场中的“浅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然而在严寒的冬季,瑟瑟发抖的你最需要的则是一杯温热的茶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去寒升温,还可以驱除你体内的寒气。这就像是闲暇时的“深阅读”,慢慢品尝作者的思想,方能获益。因而在阅读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其实,我们阅读就是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志趣,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知识。虽然我们的目标相同,但我们达成目标的方法却不计其数,因而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阅读的方式,比如“浅阅读”还是“浅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这“黄金屋”和“颜如玉”需要我们各自的需求来追求,因人而异。

  【评析】在高考作文日趋“散文化”的时尚中,能读到一篇旨在“说理”的较为典范的议论文已属不易。这篇《小议浅阅读》着实让阅卷教师眼前为之一亮。

  说理是议论文的根本。这篇文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的观点,入情入理,让人信服。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晓畅、率真的审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写作的真实价值。

  9、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评析】“犹忆书香”,题旨在题目中就显露出来,它统领全篇,表达了考生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

  文章用大量篇幅阐发自己对阅读的体悟和感动,有一定的意蕴。其诗文积累比较丰厚,在短短的800余字的文章里多处引用,熔铸成自己的文章。虽然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足,但仍然获得阅卷教师的首肯,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10、用心阅读

  每当我们迈入洁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

  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禀然,更能体验李清照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与悲愤。

  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读死书,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品其文化内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浅阅读,有的人深阅读,然而不管怎样阅读,我们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五柳先生的阅读方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不求甚解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步调。但是,他也没有完全地用放任自流的方法去面对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每有会意,便欣然望食”。无论怎样,我们要有用心去面对的信心。

  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能体验出五彩的人生,能品味绚丽的生活。许多饱学之士,英雄豪杰都受书的影响,他们有的潇洒大方,有的气宇轩昂,精神饱满,在无数人的脸上,洋溢出的更多是阅读带给他们自信,国学大师季羡林饱读诗书,成了一代名誉文坛,兼容百家的大师他用心体验了世界,用心品味了古今,使他成为光耀文坛的一颗巨星。

  在当今世界,有很多文坛巨匠和仁人志士,他们用阅读看遍世界,用阅读了解古今。阅读也成了一种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和窗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阅读方式,就像五柳先生不求甚解那样,但无论怎样,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

  用心去阅读,博览群书,用心去阅读,潇洒走世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验,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在我们的眼中!

  用心品味人生,用心体验阅读,我们的人生终将辉煌!

  【评析】这位考生不拘泥于深阅读和浅阅读的争执,提出了“用心阅读”的观点,可谓独出机杼,自成一说。

  文章用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担纲主要论据,古今融合并赋予新意,提出“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品味,要用心去寻求书中的真理”。无疑,这是阅读的本质,也是作文的主旨。

  11、与品读相拥

  读书,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读书,是走进先哲,聆听教诲;

  读书,是体验鸟语,感受花香。

  ……

  我们走在羊肠小路上,

  俯首细细品读先贤训言,在旁边的百花争妍,蜂围碟阵中拜访先哲,啊!这是多么欣慰啊!

  在信息时代,我们为了追求速成,在“浅阅读”的气息逐渐蔓延时,我们是否思考过

  ——与品读相拥,使读书成为提升自己灵魂的方法。

  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走进陶渊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与超然,但是他“好读书,不求甚解”却是不对的,他为了逃避官场的黑暗污浊而归隐田园,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纯洁而回归自然,但是,读书是人的灵魂的沐浴,不求甚解之书与不读有何区别,既然有读书之好,我们就应全身心投入,驰骋于书的天地,岂不乐乎,而不求甚解只能让自己一时满足,对于心灵却生益甚小。

  我们所说的品味,是用心读,而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有用心灵去靠近书,才能感受到灼灼其华的智慧,

  才能体会字字千斤的价值。

  同样张薄也幼时好学,他的传奇在人们心中永不倒下,“七录宅”的光华熠熠生辉,他为了学习,习书成诵之后又手自笔录,再化为灰烬,总此七次,才成就了他的文学功底

  张薄虽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为后人传颂,七录之名是何等雄浑,学习是需要严谨态度,在“七录”背后闪烁的是人的品质与修养。

  在当代,当我们捧着《边城》细细品读时,被沈从文的新丽隽永的笔调以及美丽迷人的湘西山水所倾倒,但是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竟由一位只读小学的人来写,其困难之大,不言而喻,沈从文也嗜学,他面对命运的风浪,从不畏惧,在平静的心态下认真品读,成就了他的成功。

  自学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遥遥。沈从文在自己认真地品读中成就了不朽的《边城》,我们不仅感叹——与品读相拥,能克服一切困难。只有在品味中学习,才能汲取精华,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太多的事例都向我们验证了同一个道理,与品味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

  品读,让我们感受“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品读让我们感受“肠断东风落牡丹”的凄凉;品读让我们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与品读相拥,让读书使自己灵魂思想升华!

  【评析】“与品读相拥”,题目新颖,立意不俗。文中列举了陶渊明、张溥、沈从文等古今人物的读书经历,说明“与品读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2、何妨吟啸且徐行

  爱克曼在《歌德访谈录》曾记录过这一句话“人类的遗产总是要跪在地上来接受的,并不能心存侥幸。

  人生的列车,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风景和人看风景的心情,难怪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一位哲人曾语重心长的镌刻下了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欣赏一种自得,快餐文化永远带不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耳得之而为美,目遇之而成色”的欢娱和在欢娱下面临生存与文化困境下的苏子,在穷乡僻壤尚身寄情山水,化胸中块垒为满腔诗句的豪迈。

  欣赏是一种平静,非淡泊无以铭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秦时明月,汉时关。陶潜有其静,静中自见“洁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静中自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一个内心浮躁的读者是无法感受到这一份独有的静。

  欣赏是一种精神,这个世界从来不会给庸俗者以美。给浅薄者以心灵的体操,人们往往都知道《五人墓碑记》的慷慨陈词,却鲜有人知道作者张薄对读书的态度:每读必抄,抄完一遍又一遍,所以它的雅室被称为“七录斋”,我们没必要去实录,但我们应怀着精神上崇敬去回味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欣赏是一种敬畏,浅薄的人没有敬畏的,《论语》中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邈大人,侮圣人之言“先秦、五四以后历代仁人之士,一个人深刻而勇毅的士,将其精神、道德、思想“立于言”。面对别人用一生去书写的文字,我们如何不心生敬畏,快餐文化使每个人都成了历史错步上前的王国箓,在心底里掩埋了文化意义上的“敦煌莫高窟”。

  老舍说:一个人沉思默想的久了,笔底下便能流淌出血和泪来。我们同样说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留下的遗产:文化和精神食粮时,请于喧嚣中去寻求一份宁静之地,沉思默想吧!

  也许快餐文化和浅阅读能够带来我们什么,但却可以剥夺我们一些更为贵重的东西如自得、平静、治学的态度和敬畏先贤的精神,纵使我们有种种接受的理由,但更有种种拒绝的理由,拒绝一种轻浮,收获一份慰藉。

  作为一个读者甚至比作者更加艰难,请认真的做好这个读者吧,因为我辈责任不仅在于了解、而在于传承。

  【评析】“何妨吟啸且徐行”,用苏轼“定风波”词中的一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新颖别致,寓意深邃。

  这位考生是主张“深阅读”的。他用“徐行”来比喻阅读的深入,用“欣赏”来描述阅读的状态,并用排比的段落不断强化这一观点。其文史知识较为丰厚,古今中外的格言、佳话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使文章充满浓郁的文化气味,自然博得了阅卷教师的青睐。

  13、小议“浅阅读”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激发人的志趣;阅读,可以活跃人的思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这些读书的方法都要求我们读书时要精读、细读、深阅读,要求我们必须“细嚼慢咽”,品尝其味道,这就势必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前程,时间就是未来。因而学生都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阅读上,久而久之,“浅阅读”便在学生之间流传甚广,那么,“浅阅读”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就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一个身在考场的人来说,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深阅读;对于一个身在高三的人来说,时间不允许你去深阅读。因而在时间紧迫时,我们只能浅阅读,只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虽说“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但对于压力逼迫的高三学生来说,追求一种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对于“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看法,主要在于你个人的态度和需要。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

  在酷热的夏季,满头大汗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杯清凉的食盐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消暑降降温,还可以补充你体内缺少的盐分。这就像是考场中的“浅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然而在严寒的冬季,瑟瑟发抖的你最需要的则是一杯温热的茶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去寒升温,还可以驱除你体内的寒气。这就像是闲暇时的“深阅读”,慢慢品尝作者的思想,方能获益。因而在阅读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其实,我们阅读就是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志趣,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知识。虽然我们的目标相同,但我们达成目标的方法却不计其数,因而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阅读的方式,比如“浅阅读”还是“浅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这“黄金屋”和“颜如玉”需要我们各自的需求来追求,因人而异。

  【评析】在高考作文日趋“散文化”的时尚中,能读到一篇旨在“说理”的较为典范的议论文已属不易。这篇《小议浅阅读》着实让阅卷教师眼前为之一亮。

  说理是议论文的根本。这篇文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的观点,入情入理,让人信服。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晓畅、率真的审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写作的真实价值。

  14、拾撷心灵的遗漏

  诸葛案头,汗青卷旁,孔明读懂的是运筹帷幄的智慧;元亮牍上,蜡黄纸篇,陶潜写下的是采菊东篱的超脱和淡定;玉宇宫旁,琼楼轩窗间,东坡唱出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幽歌。

  喘息于时代前进的车辙中,我们走过汗青时代,步跃纸张年华。搭着时代的列车,我们摒弃了读时动笔的习惯,再也没有了静卧床头将自己化身白雪公主的闲适,有的只是肤浅的一眼,信息时代的我们成了“图”的奴隶,不去涉猎文字的东西,渐渐的“道生三,三生万物……”的哲思呐喊消失了,“浅阅读”中我们渐渐沉沦。书本的厚度在我们床头,正逐渐蒙尘落灰……

  去在世间的喧啸和闹市中隐去,拿一本我们似乎有些陌生的书,徜徉于郊野,去给心放一个假,在野草花香中,在泥土淳厚间,去重拾深阅读的那份深奥与博大,那时你将发现浅阅读间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拾撷遗漏,我们将更成熟。

  静于深思,去读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儿女情长的背后,更多的是承载着李后主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去领略那旷古绝今的时代哀思;学会和李清照一道在梧桐细雨间,晚来急风中对酌,去分享黄昏中点点滴滴的愁思,放飞自己的遐想。“浅阅读”的弄潮儿只会看到海子卧轨离去的血腥,呼啸而过的火车带给他们的只有一份血沫横飞的凄惨;用心咀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将明白他的那份悲思和迷惘,去真正读懂生命的扉页。他‘呢喃’的话语是无奈的呐喊,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洗礼和荡涤

  丢了汗青,我们便会淡忘历史,过往烟云间我们错过了太多的东西,何不去匆忙间驻足,去拾起那属于每个人的一份震撼,去学会深阅读,去用心诠释一个真正的世界,品味书本的那份醇香,因为我们需要那份适从和安慰。

  试着去抚去古典封面上那积起的尘土,重品那些经典能赋予我们的香茗,在超然物外间守住灵魂的家园,到那时你将是一份书中走出的圣者。

  【评析】“拾撷心灵的遗漏”,题目兼用比喻和象征,抓住了阅卷教师的注意。作文不能言之无文,“文”即文采。准确精炼、鲜活灵动的语言是有文采的标志。这篇文章可谓文气十足,词汇丰富,词采绚丽,形象地诠释文章的主旨,显示了考生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15、一读一陶然

  是否忘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格言?是否丢弃了好书不厌百回读的习惯?是否抛却了咬文嚼字析其精深要义的做法?你还记得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如今,流行的是浅阅读,与深阅读相比,浅阅读还简单轻松,更具个性化。人们喜欢浅阅读,一方面是因其流行时髦,另一方面则因其更具视觉冲击力。但浅阅读,会让我们比深阅读收获更多吗?

  我想,不会。首先深阅读更具情趣,浅阅读缺少典雅的氛围。

  你想,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时在风移影动的窗边泡上一杯香茗,手捧一本泛黄的《西厢记》,静静品之,深深味之,你不仅会被其中的典折情节所叹服,更能感受画阁春温之情愫,如此这般,何不深阅读呢?

  当然,深阅读更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于喧嚣中寻得一片安静。

  彼时,静坐窗前或斜倚墙角,抑或轻优案旁。轻轻吟诵唐诗宋词,品味那些野菊灿灿、归帆点点的彭蠡湖上的幽奇;赏读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的西塞山的风情,或是看看诗人笔下倾洒的红烛罗帐、巴山夜雨、水木秋寒、衣碎荷疏、或是僻远的荒村野水、千足断崖、河洲烟墙、溪岸湖畔……

  于深阅读中品之、味之、憧憬之。

  最好的莫过于深阅读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况味。其深深智慧,沉沉思索让我们晓得世事精深至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豪放欣喜;“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表现的是恬淡新奇;“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几人归”抒发的是悠然之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体现深情无意绪却仍深深不可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反映出离别之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家至理仍萦绕耳际,古老的文化,新时代的美文都应去深品之,深味之。

  深阅读,会让我们得到更多。深阅读将是用黄河的肺活量用长江的鼻音用体内的红海来呼啸,用生命体验生命探寻生命的阅读方法。

  浅阅读中我们失去了什么,就在深阅读时去掘取。捧一本泛满清香的书,深深品之、味之、憧憬之,一读一陶然。

  【评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有“题好文一半”之说。题目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典雅亲切,意蕴深厚,吸引了阅卷者的目光。

  文章紧扣题旨,对“深阅读”做了热情讴歌和礼赞。考生显然得益于古典文学的滋养,遣词造句颇为典雅,读之口颊生香。

  16、在记忆深处的消逝

  阅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浅肤的阅读,就像“浅阅读”一样。第二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指对阅读的内容有了深的思考,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到达这种境界说明已经领悟阅读的本质,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越来越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没有了读书的乐趣,都将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敢大胆地说“读书很快乐!”的人已所剩无多。

  年轻人大多喜欢时尚,只要是时尚的东西他们都去追求。“浅阅读”就是时尚的产物。虽然节省时间,固然流行时尚,但阅读之后我们的心灵却没有丝毫的充实只有空虚。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缺失了什么?

  我们缺失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兴趣。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没有了阅读的兴趣,读多少书也是白搭。郭敬民也许我们都不陌生,他连续两年荣登“中国最富的作家”榜首。他的秘诀很简单:用兴趣去学习。这是我们记忆深处最无奈的消逝。

  我们缺失了“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努力。有人这样形容过自己: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食之无味。读书贵在努力,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什么事都要经历一番挫折和磨难才能成功,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可他行军打仗期间有本书从不离手——《资治通鉴》,他还教导部下要书不离手,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了书籍,这个人就没有了灵魂。这是我们记忆中最宝贵的消逝。

  我们还缺失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现在有很多人都将读书看成是一项义务和责任,能在阅读中找到快乐的人真的很少。古文中有这样一段:“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陶渊明的自得,很显然,他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乐趣,每当有理解的内容时都会高兴地忘记吃饭。试问一样,当今社会中能以读书为乐的人有多少?这是我们记忆深处最悲哀的消逝。

  “浅阅读”固然流行,可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我们要传承中华文明,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找回兴趣、努力和心情,来弥补我们这些记忆深处的消逝。

  【评析】古人曾说文贵出新,文贵创新,要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是强调文章的立意要有独创性,要有新鲜感。这篇文章就有这个特点。

  首先是题目新鲜,抓住了阅卷教师的注意。究竟“消逝”了什么?不仔细阅读全文,就无从得之;其次是内容新鲜,考生用三个段落阐释消逝的内容。原来是“浅阅读”造成的弊端,扣题紧密,有感而发;三是见解新,文章没有套话,没有人云亦云,而是以思想行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17、品一壶香茗

  青绿的叶片在沸水中翻腾,溶解,清香扑面,每一次品,都有一种味道,但都是一种享受。

  ———题记

  小时候,总是缠着妈妈一遍一遍地讲那可怜的小美人鱼,为最后的那些泡沫偷偷落泪;

  后来,席慕容的“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总能让我张望明月,静静感受那蝉鸣;

  现在,我真的理解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插上翅膀,做一个有梦的孩子。

  品一壶香茗,做一个慢读书的孩子,在书墨的清香,在香茗的幽香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岂非乐事?

  而现在,书架上,网络上,手机上,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快书”,实在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明朝那些事儿》,通过作者的视角,借之以幽默的语言,带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明朝。

  《揭秘红楼梦》通过作者的研究,为读者开辟一处新的天地。

  这些并非不好,但有些读者甚至没读过《明史》,没读过《红楼梦》,只一味地了解那些“揭秘”、“心得”,自己有何观点——不知道。

  选择一个周末的午后,沐浴着窗内和煦的阳光,冲一壶香茗,在那水气、香气的氤氲中……

  打开《红楼梦》,伤感着黛玉的悲悯,叹息着宝玉的无奈,快乐着湘云的乐观,溶入那荣华富贵,悲欢离合的大观园;

  打开《雷雨》,担心着四风的命运,愤慨着周朴园的恶毒,感叹着侍萍的遭遇,恨不得在那个雷雨天挽救着一切;

  打开《鲁迅杂文集》,跟着鲁迅一起斥责黑暗的社会,一起唤醒愚昧的国民,一起冲破那黑屋子。

  品一壶香茗,不要在意外界的变化,心随书中;

  品一壶香茗,不要顾念其他的烦恼,心在书中;

  品一壶香茗,不要跟随世俗的脚步,心只融入书中。

  一部好书,就如一壶香茗,在沸水的反复翻腾中,方能嗅出其清香,在心的细心观察中,方能理解其永恒。

  当心中永远装着那清香,

  会发现,

  阳光,很新鲜。

  【评析】题目用了一个优美的比喻,使文章新颖活泼、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拉近了阅卷者与考生的距离。

  题记也很有哲理,富于诗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全文用诗化的语言,阐释自己对深阅读的追求和向往,赢得了阅卷教师的好评。

  18、升华心灵,崇尚深阅读

  浅阅读好像在海滩上拾贝,无论如何搜寻都只能获得微小的贝壳;深阅读好像在深海中潜游,无论你游到哪都有壮丽的景色,浅阅读似燕雀跃起,无论如何尽力都只不过窥见尺丈之天空;而深阅读则好比大棚抟扶摇而上,振翅而行,阅尽无垠苍穹。

  古有孔夫子“韦编三绝”之佳话,那么处于纷扰尘世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阅读呢?

  当今社会,信息高速运转,时代的步伐在快节奏的生活乐章中愈趋飞速,而阅读,作为我们亲近智慧,审养自身的途径,也在这一大趋势下变得不可捉摸。因为没时间,所以“浅阅读”,只知皮毛,不知筋骨,到头来只是华丽的外表下毫无一物的木雕;因为只追求轻松有趣,所以“浅阅读”,忽视了作品真正的内涵,于是欧亨利的经典短篇仅被当作消遣的故事;因为急功近利,所以“浅阅读”,孰不知如浮毛掠影般的涉猎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迷茫与困惑之中。

  所以,请正确审视阅读吧,让真正深入的阅读代替肤浅的浏览,让真正深邃的思考代替仅为娱乐的消遣。

  为何不摆脱浅阅读崇尚深阅读呢?那样,你就能嗅到五柳先生南山下菊花的芳香,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居中体会到幽逸与旷达。

  为何不摆脱浅阅读,崇尚深阅读呢?那样,你就能从那历史的浊浪中嗅到太白的诗情与酒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的磨难也在这一刻化作海浪,而唯有当你深入体会到那鼓舞人心的宣言,才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拥有超越挑战的力量。

  崇尚深阅读,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浩瀚的书卷中,让我们从拿破仑希尔那里探求成功的奥秘;让我们从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中找到人生的光明与希望;让我们从国学大师季羡林那里享受“生活的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放开我们的心灵吧,去深入的阅读,那样,你就会为你从冰心那里感受到的母爱与美好而打动,你就会为你从马克•奥勒留那里学到的勤劳而收益终生。

  浅阅读似饮白水,虽解渴却无味,而深阅读则如饮茶,在暗香萦绕间,自有生活的浓韵与芳香。

  【评析】这篇文章的主旨非常明确:崇尚深阅读。文章作者善用比喻、对比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本文开头的一段文字,反映出考生较好的语言功底和敏捷的思维品质,给文章增色不少。

  18、我爱那一卷书香

  竹札书,泛着幽幽竹韵;木制书,刻着点点碳焦;油纸书,洒着清清墨香;电子书,泛着微微银光……

  穿越时空,我看见那枕着石阶,与落花流水共语的孔子,背负着沉沉的书袋,到各国神游,传播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品格就像那书袋里竹扎的书,清廉而又有节操;像茶,留有清香;像竹,留有竹韵……

  听父母说,他们所处的年代,书少之又少,一本书被传来传去,一些珍藏至今的手抄本也是在泛黄的纸上,和着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时间在旁流逝却不知疲倦的阅读,那淡淡的墨香不仅勾起了渴求的味蕾,而且感受春蚕吞噬着桑叶般的心动。触摸那黄旧的纸,你可以想像这一页被多少人抚过,又有多少人与你有同样的心灵共鸣,随着窗外清风拂动你那一页书扉,像成年的酒,留有醇香;像墨,绽开了深韵……

  而如今的我们,冰冷的荧屏,不断闪动的图标,快捷的鼠标,键盘很难让我们触动那文字;不少细致入微的描写本是与个人内心深入的想像作为共鸣,可却被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们勾画出公众的形象;很难在有一句话的品读,几个要好的朋友坐在一起的讨论,或是开个诗友、书友会,反而被所谓的高人信笔涂鸦或是吹得天马行空……,这些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我们失去了与自然为语的心境;我们失去了与书共鸣的愉悦;我们更失去了书的灵魂,那就是它内在的馨香。无论是竹,是木,还是纸,无论是碳,是墨,还是什么可以留下轨迹的东西,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浅阅读不能带来的。浅阅读,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的重量,你不能随身带着它与自然心临,而你只能面对那冷冷的电脑,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不久就会忘却。自古至今,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的粮食,也是心灵的碰撞,触到的美丽,只要一席不被打搅的角落,便可拿来细细品读,那是用心去感受,感受那文字的隽永,那徐徐书香……

  我只爱那一卷书香!

  【评析】题目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阅读的喜爱。文章语言是诗化的、抒情的,有的句子值得品味,如:“我们失去了与自然为语的心境;我们失去了与书共鸣的愉悦;我们更失去了书的灵魂,那就是它内在的馨香”。这是对浅阅读的反思和批评,反映出考生较高的文化品味和不俗的思想见解。

  四等文

  1、真金在烈火中永生

  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要求我们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然而很多人产生大、泛、广的学习观念,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手脚并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忙的广迹乐乎,但最终却没有精通一样。所以,越是在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越需要静下心来,深刻钻研,学得其中的精髓。理固亦然,真金的提炼需要持久猛烈的火!

  学海无涯,知识永远没有边际,人生苦段,我们的时间有限!当我们学习一门知识、技能时,只有专心投入,全神贯注,再加上持之以恒的精神,方能达到炉火纯金的镜。毛泽东曾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尤为合适。因为学习大忌是半途而废,钻之广深,导至半生半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的社会中人才济济,各行各业都有精英,唯有精英才得以重用。因此,我们更需要注重深度。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宁做身怀一技之长者,勿为身兼百计而无一技能自通者。

  篮球飞人,乔丹拥有很高的篮球天赋,再加上父亲及早的培养,使得他成为篮球领域里的传奇人物。一棵篮球,看似平淡无奇,但乔丹专注于它,深得其精髓要领,所以让人生变得因篮球而精彩。

  我们每个人同样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只要找对了,找准了,专注地发展,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些特定的领域得到发展和体现。

  到达金字塔的动物是老鹰和蜗牛,二者虽天赋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始终朝一个方向努力,并最终取得了成功。生命短暂,我们无法读尽天下书,但我们在某一领域可以竭尽全力地努力奋斗,让自己走的更深、更远,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价值。

  【评析】这篇作文对所给的阅读材料置之不理,自己另起炉灶,大谈发展和专精等问题,实在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被评为四等文,理固宜然。

  2、拥有就必然失去

  阳光一晃便逝,但在云层中留下了一丝温暖;风从湖中掠过,但激起了层层波纹;岁月从林中穿过,留下了圈圈年轮时光流逝,华发满鬓,人们心中充满无限感伤。人的一生中,你既然拥有了成功,所以就避免不了失去了青春年华。

  从古至今,多少人去追求永恒,追求所谓长生不老,但最终失败。既然我们曾经拥有,那么我们就该懂得未来失去。

  我们都了解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它曾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这里讲到的主人公孔融是一个懂得奉献的孩子,他愿意把大的好梨都让给别人吃,而自己宁可吃一个小梨。他的无私奉献和热爱他人的品质的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他虽然只吃了一个小梨,但却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传颂。和他得到的荣耀来比,一个梨实在是再渺小不过了。

  所以,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会让自己失去很多东西,然而他却不知,有时自己的奉献或是对他人的一点小小的恩惠,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就像孔融一样,一个小小的梨带来了千古历史无数的赞颂。

  相反,有些人却仅知道让自己获得更多,从来不愿去帮助别人。但他浑然不知,就在他获得他所希望的事物的过程中,他已经失去了更多更加宝贵的东西。

  现代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凭借着长辈过着奢侈的生活,从来不知道去凭借自己的手去争取一些。所以,他们便失去了很多宝贵的经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苏格兰伟大的解放运动的领袖——威廉姆•华莱土,他年少时便是一个哈吃懒做的富家子弟,经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没有任何能力,就像自己的父亲说他的一样,他就是个废物。但后来经过了他的不懈努力,最终为苏格兰人民争得了自由,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苏格兰人民的敬仰。在他成功之后,他曾感叹自己的少年生活,悔恨自己白白失去的青春。他说:“虽然年轻的时候很安适,但就是这可怕的安适吞噬了我的心灵。”

  华莱士的肺腑之言,亲身经历带给我们无限反思,拥有的实在是太微小,与失去的相比则更加不值一提。“就是这可怕的安适,吞噬了我的心。”

  所以当为自己的获得而庆幸时,更应该回想我们失去的。

  【评析】这是一篇典型的跑题作文。考生对作文材料、作文要求不管不问,一味按自己“既定的”方针写下去,可谓下笔千言,不着边际。

  3、8090的歌

  时间是经,岁月是纬。经纬交织拼凑出一段传奇。

   ———题记

  怀念?

  社会发展了,人类进步了,火车提速了,人们改变了。

  这是无数的老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时髦!

  社会发展了,人类进步了,火车提速了,人们改变了。这是无数的年轻一族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什么是浅阅读?浅阅读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我们什么都没失去。

  ……

  我们收获了自信,我们丰富了知识,我们扩展了见闻。

  谁说8090逊毙了,我们只是不表现。喜欢杰伦,喜欢刘谦,喜欢冰冰,更喜欢詹姆斯。

  小皇帝?

  对,是他,他强壮、豪气,他是我们的偶像。他充满自信,他充满斗志,他昂首大步向前。喜欢你,没道理。

  他,骑士队的老大,常规赛中携手大鲨鱼奥尼尔带领骑士,光彩夺目,直逼总冠军。以常规赛联盟第一进入季后赛。可惜,天妒英才哪!在东部总决赛中,一场不如一场,球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面对外界的批评与质疑,小皇帝只有默默承受。难道这就是命中注定吗?他的右手受伤了……

  唯美,落幕。于是,凯尔特人轻扫骑士,取得东部冠军,羁身总决赛。那一瞬,小皇帝落泪了。只有转过头去,轻抹泪珠,心里暗下决心,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又何妨?

  巨星,陨落!

  这一瞬,无数的球迷落下了热泪,期待23号US24号的朋友们也失望了。这就是命,不会再有23号US24号,若是明年他们卷土重来,也只能是5号US24号。

  今日,是总决赛第二场,但愿湖人能赢,相信这个冠军会是湖人的,也相信他们会复仇成功!

  等待,王者归来。

  这是8090心中坚守的信念,是8090的歌:

  春有百花秋望春风,

  夏有凉风冬听雪;

  心中若无烦恼事,

  便是人生好时节。

  【评析】这篇文章刚开始还能扣住题目,遗憾的是,后面竟然越扯越远,居然“远渡重洋”扯到了美国的职业篮球赛,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离题万里,此之谓也!

  

〖信息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