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2021年9月17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区两级刘勇名师工作室常规研修活动在棠外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育故事的交流与写作”。《教育导报》的夏应霞编辑受邀参与了本次活动。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活动由工作室学员黄屿老师主持,分学员教育故事交流、刘勇导师讲座和夏应霞编辑做指导三个环节进行。
首先是余秀彬老师代表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做教育故事交流。余老师以温柔动情的声音讲述了她的教育故事《开花的刺球》,该篇文章入选《2021全国教育叙事大会会刊》。余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她真诚的爱生之心和独特的教育智慧消融班里的“刺头”学生冰冻了的感情,唤醒其枯萎了的心灵。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张飞艳老师代表成都市刘勇名师工作室分享了她的教育故事《一堂虽败犹荣的课》,张老师从她的一次看似失败的送教经历中,体悟到教学应关注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张老师以幽默生动的语言诠释了教育应是一种“慢”的艺术。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余秀彬老师和张飞艳老师分别从德育和语文教学的角度,给大家的教育叙事做了良好的示范。
教育故事交流结束后,工作室导师刘勇给学员们带来了讲座“教育写作的‘道’与‘术’”。刘老师首先讲到教育故事无“我”不成文,教育写作应立足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的思考、寻求自己的表达、坚守自己的特长。接着,刘老师结合今年教育教学的焦点——线上、线下学习及其衔接,谈到了该如何写作的问题,认为可以在做事中写作、在困难中写作、在兴趣中写作、在研究中写作。至于教师为何写作,刘老师说,教师只长于教学,可能就是墙内开花墙内香;而同时进行教研写作,才可能形成墙里开花内外香。写作是语言的锻炼,思维的体操,只有坚持一定的写作锻炼,见解才能免于平庸,立意才能超越低窄,思路才会脱离混乱,表达才会避免啰嗦。最后刘老师从五个维度教给学员们教育写作的“术”:一个正确态度 ;两个清晰认识;三个特别关注——关注新背景、关注新题材、关注新信息;四种良好习惯——思考的习惯、研究的习惯、提炼的习惯、积累的习惯;五种构思技巧——深加工、新加工、宽加工、逆加工、精加工。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叙写教育故事 收获专业成长——记成都市及双流区刘勇名师工作室教育故事交流与写作研讨活动
最后,夏编辑对学员们叙写的教育故事做了点评与指导。夏编辑指出教育叙事是非虚构写作,以余秀彬老师和张飞艳老师的文章为例,强调教育故事的标题要力求拟得亮眼吸引人,夏编辑高度评价了“开花的刺球”这个标题的新颖性、形象性和概括性。夏编辑还指出,文章的结构应明晰简洁、一目了然,并告诫学员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不同的视角描述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活动的最后,夏编辑向学员们推荐了许多优秀书籍。
“积小以明大,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探本以穷末”,刘勇老师的讲座和夏编辑的指导干货满满,给学员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会后,张飞艳、余秀彬两位学员根据夏编辑的建议对各自的文章又进行了反复修改。《开花的刺球》和《一堂虽败犹荣的课》经刘勇导师的倾情指导,反复修改打磨,最后在教育导报上发表。
通过这次活动,学员们对教育叙事的认知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教育叙事的写作能力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成都市、双流两级工作室学员将在刘勇导师的引导下,勤勉努力、踏实教研,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审/宣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