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耕耘传捷报 学科融合谱新篇——棠外参与课题获四川省教育科研阶段性成果奖并在全省推广
近日,我校参与承担的课题《“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荣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度阶段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全省中小学推广。该课题由初中办公室主任李雄统筹负责,由地理、生物教研组牵头组建研究团队,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历时3年,涵盖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道法、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该课题研究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了中小学校环境生态教育持续深入地开展。
阶段成果二等奖
关于举行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成果推广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行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成果推广活动的通知
研究缘起
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是先进思想的传播阵地。如何从学生教育抓起,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观与发展观,切实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落实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九条关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基础教育需要探索的一大问题。
研究报告
基于此,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地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冯忠跃主持,我校积极响应,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共同承担了《“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研究过程
课题设计以“绿水青山,教育为先”为理念,整体设计了系统响应、教育内容、实施方式、经验梳理等方面的内容。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确定了课题重点研究内容:编制学科渗透的教学案例材料;突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生态环境教育;开发相应的校本绿色课程。该课题耗时约三年,2020年1-9月开始筹备,2020年9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课题研究,2023年初基本完成相应的成果梳理并申报结题。
工作报告
时间推进表
该课题由省教科院专家冯忠跃老师领航,课题小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讨学习及实践操作: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课堂研究。课题小组依托先进的环境保护教育科学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积极探索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策略的有效路径,努力打造出一系列优质的环境教育示范课程。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初中校长姚平、副校长刘勇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此专门建立了行政、教研组、后勤等快捷的保障机制和响应机制,实现了对于课题研究的实践、人员、时间、激励、资金等全方位的保障,确保了课题研究推进既有力度,又有深度,还有广度。
成果推广
围绕研究,课题小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于2021年和2023年出版了两本学术专著:《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学生态文明教育》。我校初中部录制完成了相应的有关环境教育学科渗透的优质录像课,并形成了各学科的环境教育论文集。
学术专著
学术专著
学术专著
2022年10月本课题荣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度阶段成果二等奖”,后获得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同年11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正式发布文件,决定全省推广该课题研究成果。
成果推广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省教科院办公室朱雪林主任主持,我校和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分校承办。活动通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教研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各市(州)、县(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一同参与线下、线上研讨。
我校主要负责中学段的课堂教学研讨,学校教师代倩和杜静作为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过程资料
过程资料
过程资料
过程资料
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丰富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环保知识储备,强化了学生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整体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办学水平。课题部分成果还将为课标修改、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此外,我们还将不断打磨生态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示范课,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教育的评价系统。
结语
此次课题研究是我校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立足新课程方案,践行学科大融合的有益探索。
省级课题《“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第六次研讨会在棠外召开
省级课题《“绿水青山”视野下的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实践研究》第六次研讨会在棠外召开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整体规划、统筹协调相关教学科研活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优质成果的转化。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棠外人必将深耕教学科研,履践致远,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审/宣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