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下午,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会在一阶举行,初中负责人姚平副校长、学监徐文基教授、初中研培处主任孙晓晖、政教处主任陈三忠、副主任黄学强以及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组长苏宇、李雄、毛泽民老师和全体班主任、初中部修身班会课研究室成员、30岁以下年轻教师、孙晓晖名师工作室成员、重庆巴南中学部分领导和老师参与了整个研讨活动。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研讨活动第一项是听课观摩环节,由孙晓晖名师工作室成员昌瑄老师和张天涯老师献课。两位老师为参会人员献上了两堂具有示范性的“常态班会课”。
“担当总结”环节,由学生主持,两个班的学生根据自身班级的情况,从寝室内务、自习课纪律到早自习诵读、体育训练,从安全问题、班级卫生到食堂就餐、作业态度,同学们都进行了简洁且全面的总结,他们或大胆批评、表扬或温馨提醒、建议,他们的大方与坦诚、主动与创新的言行让与会老师赞叹不已。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在“故事讲述”环节。昌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鬼才贾平凹的故事——《装在猪草篓里的成功》,张老师则幽默风趣地讲述了《剩者为王》的故事,故事首先给学生带来了第一波震撼。接着两位老师又分别用游戏、本班学生自己照片、进步学生事例将“踏实”“坚持”这一信念转化为具体路径,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两位老师联系故事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故事引领”直击学生内心世界,对促使经验重构有较好体现,令在场所有教师啧啧称赞,感叹不已。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研讨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评课。初一年级组长李雄认为两位老师的课自然、不教化,他们把教育的主动权无痕地、自然地过渡给学生,这里面没有枯燥的说教和说理,更没有强制的命令和惩罚,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班级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学生的品格也在担当总结中、故事中得到提升。初三年级组长毛泽民认为两位老师的课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两位老师将外部的故事资源进行整合,于无形中走入了学生的心灵,在和学生的强烈思维互动和情感交流中促进了学生的体悟。用身边的例子、从思想上引领学生,让品德教育真实而巧妙的隐含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之中,通过同辈群体的影响,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发展,使班级向上、向善的风气得以形成和强化。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孙主任首先通报本轮初中部修身班会课的研讨是第三轮培训,意在通过四次大型研讨活动让所有班主任、年轻教师能真正把握修身班会课的精髓,不仅“会上”还要“上好”,在2015年9月进入三年规划最后一步——督导。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孙主任给予这两堂课较高的肯定和评价,“打分九十”,是示范课,她结合课堂流程细节明确上好常态班会课的四个要点:一是常态班会课的四个基本流程(担当总结—教师评价—故事讲述—教师引领)不是僵化死板的,教师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张天涯老师的担当总结板块部分有“体育担当”,因为初三临近体考,初一初二就不一定有。二是“担当法”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具体路径,昌瑄老师课中一个担当主动检查本班学生的食堂消费情况并及时表扬、提醒就是一个典型。要尽可能的扩大自由发言环节,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班级管理。三是“故事法”是以讲故事为主,并非只有讲故事。“故事法”中“故事”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生活中的案例等等,是替代空洞说教的主要方法。四是“故事引领”最难,需要对故事进行深入的挖掘、剖析,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反思,冲击学生内心,触动学生情感,进而促使经验重构。这也是对教师基本功底考的验,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师引领方面更进一步的钻研、探究。孙老师细心的指导和全面的分析让与会人员充分领略到了她深厚的学术修养与丰富的人格魅力,更坚定了老师们一定要上好“常态班会课“的信念。
棠外初中部第三轮修身班会课研讨培训活动拉开序幕
徐文基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说:两位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我十分欣慰年轻老师的快速成长,欣慰于棠外修身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修身班会课在德育界已引起了省内省外的知名专家和众多学校的高度关注,省内多所学校已在孙老师的讲座和实录课的指导下使用“修身班会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我们的研究方向越来越明确,将“修身教育”作为棠外办学特色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徐教授强调:希望每一位教师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用心地、扎扎实实的上好修身班会课,灵动的用好“故事法”“担当法”,给学生内在心灵的交流和沟通,也希望所有年轻老师能够把握身边的优秀资源,多听孙老师等优秀老师的课,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在钻研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
(审/付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