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
2009年11月17日,双流县第三期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学语文组“课例研讨”活动在棠中外语学校一阶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双流县研培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赵建云,双流县第三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棠外高中教导处主任周永孝、副主任黄德全、初中教导处主任刘勇、副主任孙晓晖、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毛晓英、初中语文各备课组长以及初中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上午第二节由胜利中学李国洪老师献课《老王》,第三节由棠外教师余丽献课《落日的幻觉》,第四节由棠外初中部教导处副主任孙晓晖老师献上“3+1”模式研究课《湖心亭看雪》。三堂课,有散文的品析探索,有说明文的新颖教学,还有文言文“3+1”模式的尝试,与会老师感受颇多。尤其被孙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痴”倒一大片……
李国洪老师的《老王》导入富有趣味,整体设计流畅自然,:走近老王—品味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分板块解析课文,课堂结构清晰。师生互动性强,文章也突出了重点。品读结合,多形式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余丽老师的《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说明文,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我们一般遵循着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方面逐层推进、条分缕析,教学方式简单传统,一般教学过程中没有什么“亮点”。公开课一般很少有讲说明文的,怕得就是课堂死气沉沉,听着晕晕欲睡。但是余丽老师的这堂课却把说明文上出了激情,上出了诗意。这点给听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老师整个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也恰切得当,同时善于启发学生,引导也准确到位,说明文的知识点落到了实处。同时根据本文富有文学味的特点,通过对生动形象语段的品析,归纳出如何让文章富有诗意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辅以写作训练。让课堂的生成提高了一个层次,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很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出了较为浓郁的语文的味道(董文文老师评语)。
孙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是“3+1”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受到一致好评。初一语文组的吴利容老师点评道:现在学生的课业较多,减负不是少作业无作业,而是多一些有效作业,成就高效课堂,于是当堂练习应运而生。当堂练习既能固定所学知识,符合心理学强化作用,又能将学与用结合,化语文的虚与实。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剪裁精当作业,这也对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时,我们语文新教师更多的是着眼于教说,知识点容易泛化,不落实。一堂课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活泼,仿若云端曼舞,可是一场“华丽转身”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来,学生兴奋时候,什么实在的东西都没有收到。正是“我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3+1”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这个问题找了一种解决的办法,化虚为实,化实为用。如果减负是以砍削对世界认知为代价的话是有违初衷的,减负我想应是调整对规律的认识方法及习惯,如此一来,“3+1”试行实很有必要的,“华丽转身”之后也应当“踏实谢幕”。当然,语文无法等同于数学学科,灵活处理练习及讲解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湖心亭看雪》
棠中高中语文老师曾宪雪这样看这堂课:
在几年的高中语文授课过程中,我常常很奇怪,为何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视若猛虎,而对初中文言文多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有教授说当今的高中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而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却能信手拈来,张口就是“阡陌交通,屋舍俨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想,这当中固然有课文篇幅和难度的差异,但一定也有着什么其他的原因。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跟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孙老师的课堂,果然,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一样,时而情绪激昂,时而会心大笑,时而深深感动,不知不觉间,下课的铃声就响起来,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下面我就感受最深的三点,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目标监控到位,课堂求真务实。
在经过了过去某段时间到处都是“假大空”的作秀表演、或者一昧的“电灌”“媒体灌”之后,我们的课堂对“有效”甚至“高效”的呼吁声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期待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源上,要落实不要花样,要过手不要过场。因此,语文课要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如何将知识学习和情感熏陶不落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这2个问题就摆在了中学语文教师的面前。由此,一节课的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对教授内容提纲挈领的水平。
孙老师本堂课就是紧紧围绕文言文“朗读”、“字词”和 “翻译”3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时刻注意对知识的检测,又指导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感悟。课堂氛围和谐,不枝不蔓,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有的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手舞足蹈,连比带划,几乎到了忘我的境地,在教师一个接一个抛出的问题启发下,灵感闪烁,如一个学生对“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场景描绘中,体现出来的胆量和激情,远远超出了一般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见,目标的明晰让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能够紧紧结合起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知识的潜能。
其次,方法激发兴趣,速度就是效率。
在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翻译和字词的理解记忆时,孙老师采用了“开火车”和快速记忆激励法,这是本节课学生活动的亮点之一。
“如何开火车?一是读原句,二是重点字的解释,三是翻译一句话的意思。”简单明了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为高中阶段整体阅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许多学生主动要求当火车头,每一个同学都十分珍惜发言的机会,字正腔圆,认真细致,表明教师对课堂活动精妙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孙老师2次设计了快速回答重要字词意思的环节,一个是开始对重要字词的归纳,一个是接近尾声时对重要字词的回顾。孙老师提醒“速度”“速度”,使学生极为兴奋,高声呐喊,主动抢答,不但课堂氛围特别好,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习重点烂熟于胸,完成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由此观之,有的时候,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是“学生为主体”?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的过程中来,发现问题,生成为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这就是“以人为本”。
第三,巧妙渗透情感,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的修养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本节课孙老师举止优雅、谈吐从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老师对“读”的重视,展示了一名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素养;二是结尾部分一个匠心独具的关于“痴”的短信分享体现了孙老师对学生情感熏陶的用心良苦。
早在1895年梁启超先生就提出:“教员不是拿已得到的结果教人。”孙老师也正做到了这一点。孙老师范读十分精彩,在抑扬顿挫上处理到位,获得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老师对学生意读、美读的点拨指导上也非常细心,集体读、男生女生分别读、个别孩子展示读,孙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如何读出文章的意蕴和小品文的特色来。在诵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体会到写景句子的妙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个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通过对数量词“一”的抓取和探究,解决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遇到的难题。
尤其是关于“痴”的解读,孙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中心“痴”字,展开了想象,揣摩,表演,逐渐挖掘出本文的“景痴”、“人痴”。结尾处别出心裁,展示了一位研究生发给自己徒弟的短信,短信中关于“痴”的种种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在教师的缓缓诵读中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紧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又给文言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而痴”“为民而痴”等等也跳出了一篇文章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但能“痴”于对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对更多文学典籍充满浓厚的兴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潜移默化中,教师完成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对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孩子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精彩之处:教师在生生互动,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评价恰当,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每一个教学流程转换都不落痕迹,水到渠成,教师对课堂节奏和课堂重难点的把握非常出色,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总之,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艺术,由于篇幅和能力有限,作为听课者只能观其一二,不能尽数领略其中的奥妙,研培中心和各个学校对本次“课例研讨”活动的重视,也激发了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信心和勇气。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多听课,多评课,多反思,多揣摩,不但能拓宽眼界,更能帮助自身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做好知识的衔接,方法的指导,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再次感谢孙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优秀的展示课。
注:以上课例的录像和详细点评在学校主页的“高效课堂”里,欢迎老师们观课评课,在探索中、争论中奔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