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1
为了推进“3+1”教改,2010年11月8日下午,初中数学教研组长汤明中老师为初中数学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3+1”示范课。教务处副主任蒲绍辉、初三年级组长冯银老师、初二年级组长刘明老师和全体初中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学高效课堂。
汤老师由一首儿歌引入课题,孩子们高声唱着“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兴趣盎然。趁“趣“过渡,老师让学生根据学案探讨日历上的规律,自主学习自然充分。因而展示小组成果时,学生发言积极主动,教师点拨细致到位。在此基础上,师生一同探求归纳规律与方法。在讨论声、笑语声、掌声中,数学的魅力尽显于“轻松、高效”之中。
课后,初中全体数学老师在蒲主任的主持下,对汤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探讨。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杨伟老师认为汤老师的课很好地给我们起了示范的作用,课堂轻松活跃,讨论充分,学生掌握思想方法。同时杨伟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节既然是探求日历的规律,若由某个特殊日子引入会更自然。张天珍老师高度赞扬了汤老师的这节课,激情澎湃,值得老师们学习。并且分享了自己去成都听“全国数学名师巡讲团”的收获,有时可以不将学生束缚在老师既定的框子里,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 张惠萌老师觉得汤老师在课中对几个变式的探索,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刘佳老师认为整堂课充满了感动,感动汤老师的激情、随和、年轻的心态,感动学生的活跃、积极的态度……
汤老师优秀的示范课,所有数学老师热烈的讨论,初中数学教研组的3+1教改课在收获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针对高效课堂构建,冯银老师作了“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专题讲座。让我们对于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冯老师从什么是“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课堂特征,以及高效课堂的课堂原则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数学课堂中的“高效教学”可以归纳为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三种基本取向的达成,并结合具体实例对于三种取向的达成做了阐述。目标取向方面,我们认识到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在技能取向方面,我们认识到好的教学技能是形成高效教学的前提。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成就取向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到收获,有成就感,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其次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最后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冯老师结合最近数学组的几堂公开课,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对实施的“3+1”课改研究及分层教学研究谈了自己的思考。
最后,蒲主任指出:每个备课组要充分利用“3+1”及分层教学这个抓手,认真研究高效课堂。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自信创造成就,拼搏铸就神话,斗志书写未来,努力为棠外的数学教学书写新编章。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数学组全体教师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今天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实现“高效课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新的教学课堂。

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2